深圳高级中学

东校区:德育入心 成德于行----东校区青年教师研习坊六月成果简报(德育方向)

校区速递
2019-07-12

德育入心  成德于行

----东校区青年教师研习坊六月成果简报(德育方向)


    (声明:本文引用的论文,原作者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从班级管理角度看心理障碍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邓岚老师研习小组通过讨论,决定本学期的研习成果由主题班会课的形式呈现,经过学习和讨论,根据高中生常出现的三类心理问题分组设计主题班会课,共分为三个小组,学习和考试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李老师 李老师),集体融入和新环境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邓老师 王老师),情绪问题与音乐治疗(梁老师 农老师 戴老师)。


微信图片_20190712102234.png


《音乐治疗》(班会课) 戴老师 梁老师 农老师


微信图片_20190712101112.png


“融入新集体,你我共成长”—高一年级增强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


微信图片_20190712101650.png


“谈古论今,新班级新面貌”—高一年级分科后第一次主题班会


微信图片_20190712101724.png


学习主题班会设计:合理归因


    首先,三个小组分别提交了课程设计初步方案,全体成员一起进行了讨论,并且给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并诚邀部分班主任老师加入课题探讨中,最后初步形成课程设计方案。部分成果,呈现如下:


微信图片_20190712102026.png



学习主题班会设计:面对考场上的难题

 

    本月是本学期最后一个月,贾维莉老师研习小组,特意组织成员总结了这学期的工作进展和感想:

    高老师总结:在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转化学困生与培养优等生同样重要,对学困生我们要关心爱护,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使他们有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刘老师总结:对待学困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对学困生的不良行为,我没有掉以轻心,听之任之,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导致从小到大,形成恶习,但是处理不当,也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


微信图片_20190712102527.png


    李老师总结:要重视学困生的改进过程,坚持一分为二。取得进步要大力表扬,坚持分层作业。每次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整理、分析,采取对应措施。另外,学困生经常出现反弹的问题,我们得持之以恒,打好持久战。

    方老师总结:对于学困生的教育要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可包括心理辅导策略、学习辅导策略、情感教育策略、教学策略,及环境教育策略。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以诚相待,以爱相对,灵活运用激励机制,更好地挖掘学困生的潜能,那么学困生就不是荒原中的一株杂草,而是花园中未竞之蓓蕾。

    导师韩老师总结发言: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关心和呵护,对学困生的转化,我们更应倾注不懈努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6月,刘丹老师研习小组合理分工,徐老师、张老师、李老师录入学生的问卷数据,用问卷星系统得出分析结果;杨老师、戴老师继续进行个案的记录。最后,分析总结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和下一步我们要如何开展活动。成果附录,如下所示:

    1、杨老师和戴老师认真与数十位高二高三同学交谈,并作出文字实录。



微信图片_20190712092237.png


    2、2019年6月28日,汇总五月阶段性数据收集成果,并录入问卷星,生成数据分析表。


微信图片_20190712102604.png


    3、通过分析,高一四位老师根据自己感兴趣和有价值的角度,基本确定了小论文的题目:《论高中生涯规划中学校及老师的迫切性——以深圳高级中学东校区2018级学生为例》等。


微信图片_20190712102802.png 

 

    针对部分全员育人学生,张培兰老师研习小组在本月开展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问卷调查。希望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方式,了解高中生“内心”的真实情绪,从根本上来帮助高中生解决高中生涯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微信图片_20190712102829.png


《如何有效追踪学生身心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