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引用的论文,原作者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月17日,集团科研处请全国班主任工作专家、《班主任》杂志社长赵福江教授来我校,做班主任工作艺术的专题讲座。围绕“爱的智慧与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怎样做好班主任”两个话题,赵教授与集团青年教师们进行了深入浅出交流。10:30,赵福江教授在5楼会议室,对4个德育方向教师研习坊进行课题辅导。借此契机,东校区青年教师研习坊德育方向的主持人在五月如虎添翼,成果丰硕。现将优秀德育成果论文、德育调查问卷、德育活动反思等形式多样的研习记录呈现如下:
01
邓岚 李雷雷组
邓岚、李雷雷老师主持的《从班级管理角度看心理障碍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研习坊,五月共按计划开展研习活动2次,第一次细化了工作安排和分工,在听完赵福江教授的讲座,听取赵教授建议后确定了本月研习重点,第二次,由李雷雷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和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课题主持人李雷雷老师和邓岚老师向研习坊成员传达了赵教授的几点意见并就其中具体问题和本月的研习重点进行了进一步研讨。首先,确定本月工作重点为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研习工作做好理论准备;其次,确定了本学期的阶段性目标为搜集东校区心理障碍学生案例及班主任管理工作。(下图为心理学基础及案例部分截取)。
02
张培兰组
张培兰老师主持的《全员育人导师如何有效追踪学生身心发展》研习坊,五月开展了两次研习活动。活动着重探讨了目前研习面对的的四大问题:其一,5月17日,《班主任》杂志社长赵福江老师对课题的意见,意见主要有:题目不清晰、全员育人的定义不明确等。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去克服?其二,李雷雷老师说,心理测评系统在使用上有局限性,而且需要心理咨询师资格才可以,想借用该系统用于测评学生的可能性不高,这对课题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克服?其三, 恰逢我校高一分班,全员育人都被分散到各个班,很多老师都不再教自己的全员育人学生,这个课题如何继续进行?其四,全员育人学生身心情况不同,对于身心比较健康的,需要跟踪吗?跟踪的对象是导师手头上的所有全员育人学生,还是问题学生?
关于上述四个问题,小组成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撰写了德育小论文(下图为部分节选)
与此同时,张老师抓住分班契机,对全员育人学生做第一次调研。5月16日晚,高一分班结束。学生心理普遍很难适应新班级。此时他们的情绪多变,十分敏感。对于新班主任而言,面对新班级,也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如何快速有效的掌握班级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如何把握分班后的全员育人对象的身心健康?因此张老师抓住契机,先展开小范围的问卷调查,用于分班后学生的心理档案,方便全员育人导师及班主任有效追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下图为张老师设计的调查问卷截取)。
03
刘丹组
刘丹老师主持的《全员育人导师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策略研究》研习坊,五月共进行了两次集体研习活动,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根据四月份的工作安排,在五月开展了《人生要出彩 需要彩虹桥——高中职业生涯重要意义》的主题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每个人谈自己对于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理解,并认真研读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0年拟在浙江招生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学习《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程》的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为指导学生做了准备工作。鉴于5月18日,东校区新高一进行了选科分班,本课题组的指导工作陷入困境,所以第二次活动及时调整了活动思路和方向。二是针对高一学生进行选科分发调查问卷,另外了解在分班第一周试行阶段的学生变动情况。
计划赶不上变化,5月中旬东校区高一年级进行了选科和分班。原定全员育人计划不能按计划进行。在曹阳主任的建议和组员的讨论下,研习坊及时调整为本学习工作重心放在收集数据阶段,为后期工作提供数据,以方便对比研究。
在这个宗旨下,刘老师带领成员们通过去班级举手调查、个体询问、向班主任了解等方式得到在分班试行的一周内,换班或换选科组合的情况。并且做分类,类别一:因为原来科目不懂而换;类别二:因为最新高校对选科新出的要求而换;类别三:因为同学或者老师而换。
再次结果支撑之下,成员杨崇艺老师和戴芊芊老师认真与数十位高一、高三同学交谈,并作出文字实录(如下图)。
04
贾维莉组
贾维莉老师主持的《如何有效的帮助学困生跨越学习困难》在五月也开展了积极地德育工作。贾老师尝试实践分层作业,以作业分层布置、分层达成为突破口,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数学学科为例事先体验、确定、划分课堂和回家作业的选做题与必做题。每天的作业先由老师做完,接着集体筛选出适合学困生做的题目,培养自信心和每天完成作业的成就感。(下图为成员集体筛选题目)
同时,贾老师带领成员们针对期中考后有进步的的学生进行“再前行”教育,没有进步和退步的学生进行“厚积薄发”的教育。
在传统儒家的价值观体系中,自古即有“三不朽”之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者之中又视“立德”为“太上”之功。我们期待德育方向的主持人们稳扎稳打,真正开启东校区的德育新风貌。
(文:方晓卉/图:各研习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