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

东校区: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记汤洋老师《谈一堂好课的基本元素》讲座

校区速递
2019-12-26

 为了提高我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素养,具体帮助老师们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自2019年10月起,至2020年7月,集团科研处将举办21场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讲座。

 集团科研处组织的第八场讲座,于12月24日16:00--17:10在东校区5楼会议室举办,中心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四校区现场视频直播。本次讲座主讲人为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汤洋老师,主题为《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谈一堂好课的基本元素》。

微信图片_20191223102111.jpg

汤洋,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历任深圳市高级中学历史科组长,深圳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深圳市教研室高考备考工作历史学科领导小组成员。

在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近二十年时间从事高三重点班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优异成绩。作为班主任,培养出了高考总分状元;作为任课教师,三十年来,所教文科学生中超过五十人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主持和主编了多本教学用书及在国家、省、市级教研机构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次获得深圳市教研室颁发的高考工作先进个人奖和教研工作先进个人奖。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教育理念和学术方面的研究与认知,多次在省、市教研部门做相关学术报告。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如何在考试中达成高分目标”、“教学与考试的协调性”、“命题思想与技术”、“优秀的公开课教学应具备的特质”等问题有比较认真的思考。因对命题思想与命题技术有着较好的理解,多次参加大型考试命题工作,主要有在七年的时间里参加深一模命题工作;参加2002年省水平考试试题命题工作并担任历史学科命题组组长;作为广东省中学教师代表参加广东省考试院2007年高考试题命题初期准备工作并参加了当年高考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编审工作。

image.png

本场讲座由东校区科研处钟鹏副主任主持,集团科研处汪进主任、刘静副主任、孙丽副主任、梁慧芳副主任、钟鹏副主任以及集团各校区部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共140人听取了讲座。讲座分为五大部分,汤老师分别从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好教师的标准、教学设计的基本元素、课堂的灵魂、课堂的主体等方面谈了他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1H0A2319.JPG

讲座伊始,汤老师回忆了过往与深高的点点滴滴,他说:“我不谈空想,我只想谈谈自己三十多年来已经做的,所以这场讲座是一次探索性的、实践性的经验分享。”

汤老师引用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中的诗句引出题目,用四种有关诗句的解释谈对教育的看法:人生过程不同,经历不同,教育是各具特色的,因此要表现自己的教育个性。蔡元培“兼容并包”教育思想的运用,才能实现真正蓬勃向上的教育。

关于教师:教师的美称是什么?是园丁?慈母?春蚕?蜡烛?还是孺子牛?其背后的核心是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因此教育者在道德上、利益上都要符合大众的预期,但教育者也应理性地理解教育成本。教育目的的实现不是靠母爱和无私的感情就行实现的,教师不会用爱要求回报,爱只是我们这项工作的底线,所以教育者应学会“会爱”。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者应是幸福的工作者,让自己感到幸福,让自己的家人在生活中感到幸福,让学生感到幸福。汤老师对在座的青年教师说:“现如今,初等及中等教育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要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关于教学设计:汤老师引用布鲁姆名言“只要能找到帮助每一个学生的方法,那么从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认为教学设计一定是基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加涅的九个教学事件表明,教学要有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的布局,是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时间分配五大基本要素组成的,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失守,整个教学必然大打折扣。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关于课堂的灵魂:智慧。老子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智慧的最高境界是众生平等,以无分别之心理解一切事物,而科学、哲学、宗教是通往最高智慧的三重境界。在课堂教学上,则是看到、看出、看透;感知、感悟、感慨;科学、哲学、信仰,课堂教学应是“发现”奇迹的过程。一个有灵魂的课堂,首先应是充满科学精神的课堂,合格的教育者首先应是严谨的教育者。叶圣陶言“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汤老师“不允许出错,杜绝一切出错的可能”的“满分教育”思想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有灵魂的课堂,接着应是具有哲学内容的课堂,我们作为自己世界的主人,是自己课堂的总导演和总策划,课堂的生发是从看到再到看出的富有灵感的过程,让精神世界给物质世界赋能的过程。如果课堂是一场造梦的过程,那我们就把它造得又大又美。一个有灵魂的课堂,再就应是充满信仰的课堂,是一次善意的旅程,一切引人向善的信仰都是有益的。

关于学生:有学生的地方才是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完成课堂任务的标志是你的学生学会了,因此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

讲座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汤老师浅显易懂却蕴涵哲学道理的话语,引人深思,在场的教师认真聆听了汤洋老师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图片1.png


 

12月26日

(撰稿人:戴芊芊,编辑:骆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