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深高,让爱在班级扎根
——南校区青年教师GLOBE班会交流系列活动之一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作为我们校园生活中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可以温暖人心,帮助一个人树立自信;也可以带来寒意,给他人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在当今校园生活中,语言暴力行为屡屡发生,为了让学生们意识到语言暴力的危害性,6月12日下午,在学生处李齐玲主任及陈艳红级长的指导下,初二1班班主任刘书怡老师以“学习向校园语言暴力说NO”为主题,开展了一节精彩的GLOBE班会交流课。
本次班会交流活动大咖云集,学生处李齐玲主任,赵英屏副主任,科研处孙丽主任,王硕书记,陈艳红、侯巍、马征、杨静级长等莅临指导,与前来听课的班主任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联合会成员进行交流讨论。
在班会课上,刘书怡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来自初二1班家长代表对孩子们的暖心问候,这让学生们感受到善意的语言中所寄托的浓浓爱意。同时,她又向学生们展示了校园中出现的种种“恶言恶语”,让学生们体会到语言暴力的杀伤力,进一步触摸感受语言的温度。
随后,她从“什么是校园语言暴力”,“校园语言暴力的负面影响”及“如何应对校园语言暴力”三个角度出发,对核心问题进行分解,一步步引导,告诉学生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班级同学及周围的人应该保持善意,不要将学校视为战场,好好说话,拒绝语言欺凌。
学生们积极响应,经过小组讨论,现场编导演绎情景剧,向大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校园语言暴力的危害。当他人遭遇语言暴力时,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向校园语言暴力说NO。
温暖的语言如冬日暖阳一般,可以抚平人内心的忧伤。而带有凉意的语言则具有攻击性,能给人带来难以弥补的伤痛,令人久久无法释怀。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曾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语言暴力,不止于脑海,更铭刻于心。班会课的最后,刘书怡老师对班会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陈词,呼吁学生拒绝校园语言暴力,共筑一个饱含善意,温暖如春的语言世界。
班会课结束后,学生处李齐玲主任进行发言,肯定了本节班会课:聚焦现实问题,接地气;小组深度讨论,有生成;学生感悟思考,有成长。并给刘书怡老师颁发贺卡留念。
课后各年级组就本节GLOBE班会课的观课体验交流讨论,对GLOBE班会课的设计和德育课的教育规律进行探讨。
目前,由深高南校区学生处组织开展的青年班主任GLOBE班会交流活动已拉开序幕,愿青年教师们都能珍惜利用好这个平台,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在深高南校区这个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激情与才华,不断提升,超越自己,用勤学和善思书写自己的成长之路!
南校区学生处
202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