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主题抓教研 聚焦课堂促成长
——深高(集团)北校区小学部新入职教师推门课活动剪影
为贯彻落实集团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大力推动学科主题式教研做实做深,切实提升北校区小学部新入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9月12日起,在校区统一部署下,小学部教学处组织开展了新入职教师推门课活动,历经三周时间,完成了对26位新入职教师的随堂听课、集体评课,并深入开展了基于听课评课下的学科主题式教研活动。
一、课堂展示篇:那是青春吐芳华
26位新入职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本次推门课以学科组为单位,以随堂课为突破口,组织学科组新入职教师进行集中展示,并鼓励年轻教师们开展同课异构。
所有参加推门课展示的新入职教师都能潜心研读教材, 用心设计基于新课程标准和集团Globe教育理念的教学,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课堂,受到了全体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语文科组袁友梅、卓尔、张馨月三位老师同课异构《对韵歌》一课,让所有听课教师切实感受到“别”样的设计,“同”样的精彩:袁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将课堂内容进行巧妙的渗透;卓老师通过甲骨文提升学生对象形文字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生字;张老师带领学生“勇闯三关”,寓教于乐,极大提高学生兴趣。陈春羽、杜若菲、刘锦优老师也进行了语文课展示。
图1 语文科组教师在展示
数学科组郭蕊、夏珺、赵文艳、吴雅芬四位老师带领孩子们畅游数学世界。郭老师以“大口朝前大于号,尖角朝前小于号”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和“<”;夏老师以动物乐园情境让孩子们感受数学符号的简便;赵老师以“一号坐姿”和手势引导孩子们形象记忆“=”“>”和“<”;吴老师则以生活中“租车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和作用。
图2 数学科组教师在展示
英语科组丘思娜、李世芃、彭东霞、刘颖四位老师执教的都是英语阅读课:丘老师借助希沃白板的强大功能,精心设计课堂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李老师以“击鼓传花”游戏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扎实;彭老师通过实物教学,借助直观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刘老师则以精致的道具、灵动的简笔画和巧妙的肢体语言,牢牢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引导他们深入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
图3 英语科组教师在展示
综合科组刘粉娜、欧晓云、曾鹤帆和詹凌君老师分别执教了科学课《台风“山竹”》《大树与小草》和《水生植物》,沈佳怡老师执教了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的组成和玩转鼠标》。五位教师均采用集团Globe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聚焦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刘粉娜老师,结合刚刚过去的台风“山竹”事件,不仅让同学们理解了台风的形成,还普及了台风的危害和预防等知识,渗透了社会的人情互助。
图4 综合科组教师在展示
体音美科组余若菁、张欣、杨天朔、郭慧芳、许然、胡亚敏老师分别执教了室外体育课和室内美术课。几位老师在课堂上都能悉心指导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动作要领,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意,通过“排序小能手”“我做你猜”“模仿谁最强”“终极大考验”“成功小惊喜”“四季色彩巧描绘”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图5 体音美科组教师在展示
北校区负责人黄洁主任全程指导推门课活动并亲自参与了部分学科听课,小学部负责人白杨主任全程参与听课,教学处人员及学科组教师积极参与听课。
图6 黄洁主任指导学生操作鼠标
二、评课议课篇:各抒己见表观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了帮助新入职教师“找差距,补短板,促发展”,小学部教学处在各学科组推门课结束后,及时组织执教者及学科组教师进行评课议课活动。
评课议课活动由各学科组长主持。大家畅所欲言,既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更提出建议。研讨中,大家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执教者的教学,也指出了学科推门课中所暴露的共性问题。
教学处综合各学科组的评课议课情况,为所有新入职教师梳理了共性问题,提出了9条针对性建议:
1.教态要自然、规范,不断提升亲和力;
2.教学节奏要快慢有序,不能拖沓和急促;
3.课堂流程要成熟于心,不能背教案;
4.时刻关注全体学生,多下讲台,多走进学生中去;
5.游戏形式要合适,有效;
6.教材解读要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7.要有效使用多媒体,不能过于依赖ppt;
8.要关注课堂管理,及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结合;
9.要注重互动交流,灵活处理课堂生成。
同时,教学处也提炼了各学科的个性问题。例如,语文学科如何把握好知识点的深与浅?一年级语文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唱读”现象?英语学科如何科学地划分课时?如何形成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模式?
图7 各学科组集体评课议课
三、主题教研篇:别样春风拂面来
所有推门课执教教师在参加评课议课后,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考和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具体、细致而又深刻的反思,形成文字材料,总结了收获,反思了不足,更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图8 教师反思
课改的深入推进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研究,研而不教则浅,教而不研则空。在集团的指导下,北校区将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定位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要求各学科组在某一个时期围绕某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系统性、系列化教研活动。因此,设计本次推门课的初心,不是为了听课而“推门”,而是为了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科主题教研活动的建设有机结合,巧妙融合。
在全体新入职教师反思的基础上,教学处趁热打铁,继续组织各学科组开展了基于本次推门课的主题教研活动,研究主题就来自于推门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语文学科组开展了“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主题教研,从儿童语言、儿童视角、儿童身心三方面开展讨论;数学学科组开展了“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问题串’的解读与思考”主题教研,从问题串的要求与目标、问题串的达成与深度、问题串的形式与层次三方面深度研讨;英语学科组开展了“基于游戏化教学的英语阅读课的研究与思考”主题教研,系统讨论了“如何设置英语阅读课的‘问题串’”“如何有效整合英语阅读课游戏的层次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基于‘先学后教’下英语阅读课的文本再构的把握”等问题;科学学科组开展了“Globe教学模式下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开展”主题教研,深入研讨了“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展开”“科学实验的要求与评价”等具体问题。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小学部教学处
2018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