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不忘耕耘意,紫堡长吟淇奥章
——记东校区第六周青年教师汇报课
金秋十月,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砥砺青年教师前行,展示青年教师风采,加强东校区各学科组与中心校区的教学研讨,在最新一轮高考改革全面展开之际,东校区教学处拟举办10月份为期3周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同时邀请市各学科教研员和中心校区各学科老师一起走进课堂,问诊把脉,引领成长。
10月8日—10月12日,教学处举行了语文、政治与物理三个学科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参赛的10位青年教师都认真、积极地投入到了此次活动,经过他们反复的打磨,骨干教师们的悉心指导,老师们的课程展示异彩纷呈,“教学相长”,青年教师们体验多多;“北斗指路”,专家学者的中肯点评也让老师们收获满满。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活力课堂:物理科组青年教师汇报课
10月9日下午,物理学科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如期举行。深圳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姚中化老师携深圳高级中学中心校区物理科组12位老师莅临东校区指导与交流。
“长江后浪推前浪。”纪星寿老师感慨道,“深高东校区年轻老师成长很快,很欣慰。”吴全利老师对洪老师用真实的实验数据而非模拟数据进行教学,并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节约课堂时间给予了肯定;表扬了史老师让学生设计实验,能够合理引导学生,根据学生回答把控教学节奏,展现原生态课堂的教学能力。
市教科院姚中化老师对深高物理教学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深高今年物理竞赛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高度赞扬了东校区教研气氛浓、教研效果好,对洪、史两位老师的课表示“很高兴、很震撼”,“洪老师上课挥洒自如”、“史老师上课娓娓道来”,两位老师各有各的特点。同时,姚老师提出年轻教师要注意教学仪式感及重要规律的呈现方式等细节,要求年轻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站位要高”,落实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融合创新:政治科组青年教师汇报课
10月10日下午,政治学科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如期举行。深圳市教科院政治教研员裴德军老师携中心校区政治科组8位老师莅临东校区指导。
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情的需要,政治科组的张俤老师和樊迎鑫老师各自选择了展示课题。汇报课前,两位老师先行在科组内进行说课,由科组教师对其课程提出修改意见,以使汇报课堂更为丰富和精致。
张俤老师的课题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课程设计深入浅出,从学生十一国庆假期的吃喝玩乐谈到张老师个人的日常消费,将视角对准社会的贫、富两个群体,最后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引导学生重新认识“消费”概念,完成了从实际到理论的总结,线索清晰,意义深刻。而樊迎鑫老师则大胆地将课本知识融合创新,以专题的形式给大家讲解了《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从十一出行的感受出发,引领学生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对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理性认知,做到了胸中有书、手中有术、目中有人。
(三)GLOBE演绎:语文科组青年教师汇报课
10月10日及10月12日,语文学科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如期举行。深圳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陈霞老师携中心校区语文科组15位老师莅临东校区指导与交流。
高一语文组的谭明老师、贾超老师、杨雪莹老师,高二语文组的陈嘉敏老师和陈俞蓉老师,以我校GLOBE教学法为指导,演绎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语文课。
谭明老师讲授巴金老人与一只小狗的故事
贾超老师讲授荆轲刺秦王的惊险与精彩
陈俞蓉老师讲授《边城》之美。
陈嘉敏老师讲授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其教学设计以小说三要素为基点,以学生为主体,以三个问题为主线开展小组讨论,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脉络清晰,做到了“教”与“学”两方面的层层推进;
杨雪莹老师教授《鸿门宴》,鼓励学生讨论发言,注重思维碰撞,这是杨老师第一次尝试放开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自由发挥,而学生的表现显然超出了老师的预料,这激励老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尝试开放课堂,鼓励学生发声。
严肃又热烈的评课现场
市教科院的陈霞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要立足于新课标标准,提出课堂中的主问题,语文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对学生性情与智慧的培养。
中心校区的谌晗老师强调,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以学生为本,提高师生的融合度。
中心校区的刘静老师则从GLOBE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入手,提出青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考虑到“点、线、面”的问题。
此外,资深教师们不仅就课程结构、教学理念等宏观问题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理论上与思想上的指导,同时也就课堂中的细节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在本周举行的语文、政治与物理青年教师汇报课中,邵爱国校长反复地强调在践行GLOBE教学法过程中一定要聚焦“真问题”,充分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同时提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力,提高课堂的生命力。
至此,深高东校区教学处举行的第六周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圆满收尾。青年教师们将以此为契机,更用心的雕琢课堂教学,更刻苦的专研教改新动向。《诗·卫风·淇奥》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愿全体青年教师砥砺前行,共续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