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

北校区:读名著经典,写锦绣文章 ——北校区开展“文艺评论家进校园”文学讲座

校区速递
2017-04-17

读名著经典,写锦绣文章

——北校区开展“文艺评论家进校园”文学讲座

为了营造读书氛围,进一步激发北校区学生热爱阅读、乐于阅读的兴趣,4月13日下午4点,深高(集团)北校区邀请了深圳市文艺评论家许石林来到北校区信息楼六楼会议室,开展了一场别有生趣的文学讲座。教学处梁慧芳主任、初一年级向伟级长、初中部语文科组的老师以及在首届北校区读书节中表现优异的80余名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blob.png

讲座伊始,许老师神秘地给每位同学分发了一张小纸片,并和颜悦色地提示同学们可以在讲座过程中写下疑问和困惑的问题。同学们脸上虽平静,心底却是激动不已。

blob.png

blob.png

在谈及如何阅读名著经典方面,许老师提醒同学们,“我们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多读中外名著经典。外国的文学名著译本,同一本书,我们应尽量挑选老一辈翻译家们的作品,例如梁实秋、朱生豪等人翻译的外国作品是值得品读、细读的;至于中国的文学名著,在中学阶段,同学们应多看“四书五经”,反复琢磨,经典篇目甚至可以将其背下来。

除了对中外名著阅读有着个体性的思考,许老师还谈及了自己小时候读古文的经历,饶有趣味地再现了那艰苦岁月里的读书情景,提醒在座同学们读古书也是要讲究方法。许老师强调到,“对于课外古文的阅读,先看注释,再看正文,这是最有效率的办法,只有对生字、生词有了意义上的初步了解,才可能捕捉文章结构,通晓文章所要表达的具体内涵”。

随后,许老师还谈及了中学生对阅读小说的看法。他说道,“小说一种是我们接近文学、体察生活的体裁,它好看、生活化、娱乐化,实际上类似于‘纸质版’的电视场景。中学生对于小说的阅读是要有选择的,要挑选那些有文学意义的小说来品味,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斗破苍穹》之类的作品对同学们是不合时宜的,不要随便被小说牵着我们的思绪乱走,那对我们写作是不太有利的”。

紧接着,许老师谈及写作也是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今我们中学生写文章时,不能再以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要以一种成熟的角度来看待家庭、学校、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出问题的本质。写文章就如在战场指点江山,若还只是一名孩子,怎能保证不打败仗?”许老师在写作的选材、立意、结构等层面做了一些举例与引申,引得在场同学们时不时颔首称赞。

blob.png

 blob.png

    讲座过程中,许老师用幽默风趣的方法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诸如“贤者多财,则损其智;愚者多财,则生其过”、五福之意出自《尚书》中对“寿、康、富、德、考”的记载、“穷理求证、张之以气、束之以法”的写作方法等,无一不展露着一个文艺工作者对孩子们在读书、写作上的耐心引领与熏陶,为孩子们热爱读书、学会阅读指引了方向。

最后,许老师还提到了同学们的日常,强调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还要注重综合艺术的培养,朗读、听歌、弹琴等应该是避无可避的内容,许老师即兴唱了87版《红楼梦》的插曲《分骨肉》片段,声音悠长,又有无限不舍与缠绵,令人回味悠长,讲座在同学们与许老师的互动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是“浸润书香、幸福成长”北校区首届读书节的重要一环。首届读书节共计14项读书活动,内容丰富,紧扣学生学科素养,学生参与广泛,370多名初一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各项读书比赛当中,本次聆听讲座的80余名也是读书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展示、踏实读书、卓有成效的佼佼者,他们热爱文学、乐于阅读,正引领着北校区其他同学一起阅读名著经典,写锦绣文章!(文/图 王玉文 何宇航 吴煜 陈鸿羽)

(集团)北校区教学处、语文科组

2017年4月17日

blob.png

作者简介:许石林,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理事、中国古琴学会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华书局承办《党员国学教育系列视频》讲师。

主要著作:《桃花扇底看前朝》《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幸福的福 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