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

北校区:携手同心提认知,家校合力育英才——北校区“育贤”家长学堂第十二期

校区速递
2019-10-08

携手同心提认知,家校合力育英才

——北校区“育贤”家长学堂第十二期

9月,一个憧憬未来,放飞希望的开学季,在美丽的鹏城,有这样一所名校与众不同。它以培育“未来公民”为培养目标,开创性地研发GLOBE教育项目,它对未来教育满怀着智慧的远见卓识,践行着精益求精的实干精神。新学期伊始,这所学校在紧锣密鼓地迎接新生命军的同时,开放了“育贤”家长学堂,邀请家长们共同学习。

“育贤”家长学堂一直是深高北家校联合的重要桥梁,学堂根据各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既开设面向全校家长的课程,也包括针对个别年级家长的专题讲座。对家长的分层教育越具体越具有针对性,学习效果就越好。

关注需求,提高认知

认识ADHD,帮助“不听话”的孩子

在学校,老师们会观察到有些学生多动、难以集中注意力,家长们认为孩子还小,慢慢就会好。可是,有时可能并不是这样的......

图1.jpg

9月26日下午,深高(集团)北校区小学部学生处组织了《爸爸妈妈,我也不想这样——如何认识ADHD孩子》专题讲座,专门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家长增强认知,提供帮助。同时也对其他家长进行普及,接纳和包容身边不同的孩子。

ADHD讲座特邀讲师:惠之老师

 image.png

    两个孩子的母亲,婚姻家庭治疗师、亲子教育训练师、督导、ADHD家庭教练和个人教练培训师,儿童品格童书《树墩子神奇世界》系列和《熊猫一家的故事》系列作者。

    毕业于美国惠顿学院婚姻家庭治疗专业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长期从事亲子教育和品格教育。美国伊利诺伊州婚姻家庭治疗师协会会员,美国ADHD协会(CHADD)的专业会员,获得ADHD训练的专业证书。

目前在国内和美国两地致力于婚姻家庭治疗、家庭教练和个人教练,以帮助有挑战孩子(包括ADHD和执行力不足)和他们的家庭。

 

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我国大多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多动症”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影响4%-12%的学龄儿童,66%-85%患儿的ADHD可持续到青少年和成年时期。

图2.jpg    讲座伊始,慧之老师形象性地作了一个贴切的比喻:ADHD孩子的大脑犹如开着跑车一样在高速地运转,但只配了一个自行车的刹车,因此这类孩子总是让父母老师都感到束手无策。慧之老师告诉家长们,ADHD是天生的,但是ADHD的成因比较复杂,但不过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医学研究成果,都越来越倾向于ADHD的成因和脑部的神经发育有相当大的关系,是神经发育方面的障碍,其主要原因是与基因和脑部神经发育因素有关。据说大约60%-70%的因素来自于遗传和基因因素。

图3.jpg

不过ADHD也有着它独特的优势理论与其特质,这是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的地方。慧之老师举出了很多如维珍航空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爵士,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爱因斯坦等具备ADHD特质的英美名人,让家长们了解到ADHD孩子通常都富有想象力和好奇心,能够跳出框架思考,坚持自己的想法,特立独行,活泼开朗,特别是能够钻研自己的兴趣并具有批判性思维。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此类孩子的独特价值,帮忙他们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的天赋、兴趣和才干,从而建立成功喜乐的人生。

图4.jpg

惠之老师还告诉我们,ADHD孩子很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帮助此类孩子获得内心的自信和满足需要三个系统:家庭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以及专业支持系统。

家庭支持系统:面对ADHD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提高认知,尽早识别和控制。其次,制定家庭基本行为规则,建立好家庭成员关系,建立在优势理论基础上的一套亲子互动和训练原则,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效的执行力。但是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更需要足够的爱、包容和引导,有效的正面的沟通才能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方法。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过多的束缚,只会限制彼此的眼界和思维。学校支持系统则需要家长尽早与老师沟通,让老师更多的了解孩子,请老师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更快地融入班集体,建立自信。专业支持系统采取的方法有很多,但不管是心理咨询、沙盘,还是感统训练都比较统一于一个观点:ADHD这类孩子需要多鼓励,多发现优点,帮助其建立自信。

图5.jpg

讲座的过程中,家长们根据自己孩子的状况积极地与慧之老师深入互动。面对家长们或宏大或细节的各种问题,慧之老师耐心地进行解答。她希望家长们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和长处,并据此来建立规则,深入引导、沟通,并使用合理的奖励。

讲座结束,学生处周莹主任助理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也从为人父母的角度,和家长们进行了面对面的简单交流。面对ADHD孩子,学校会敞开怀抱真心接纳,老师们也会真情关爱暖心包容。周助理号召家长们如果出问题的是自己的孩子,首先应直面孩子的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引导接纳孩子,然后和老师真诚交流、密切沟通,一起等待孩子成长;如果是班级其他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以身作则教孩子们接纳和包容其周围的不同,接受多彩的世界。

图6.jpg

11.png

教育,就是一场向内心深处寻找自我的探险,不仅是成长中的孩子,家长和学校都要学会深入思考和反思,懂得关注每一个孩子内心的需求,寻找个人内在的动力机制。通过这次家校联合的专题讲座,家长和老师们都认识和重新认识了ADHD。我们不能否认ADHD症状带来的各种潜在的风险,但是我们可以多一点沟通,多一些包容,引导这类孩子扬长避短,活出自信、独立而精彩的人生!

 

重视情绪,培育情商

“育贤”学堂小三年级专场:孩子成才的秘密--高情商

9月18日晚七点,北校区“育贤”家长学堂小三年级专场开讲了,主讲人是我们的老朋友庄荣辉教授。小学部白杨主任、学生处周莹主任助理及三年级部分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培训活动。

庄教授为全国社区关爱教育专家委员、美国DISC性格分析师、香港资深亲子教育专家,他在孩子情绪管理、情商提升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三年级的家长们如约而至,庄教授用他一如既往的幽默和专业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生动而又意义非凡的讲座。

配图1.jpg

一、“不良情绪如海啸”

庄教授开篇讲到水,上善若水,但是水也可以聚风成浪,摧毁万物,不良的情绪正是海啸,将整个家的和谐打破。庄教授非常善于用实例说话,现场播放的视频:一个幼小的孩子在地上哭闹,旁边情绪崩溃的母亲扯住她粗鲁地拖拽……这一幕引很多家长侧目,直呼看不下去,纷纷表示自己不会这样,然而庄教授接下来讲的生活中的诸多实例,仿佛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孩子玩得一身泥回家,妈妈们崩溃的责骂;面对孩子的拖拉等不良习惯,忍不住大打出手……“打骂催吼叫”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曾是“海啸”制造机,伤害自己,伤害孩子而不自知。不良情绪如海啸,伤人害已,拥有高情商便是拥有了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

配图2.jpg

二、“成长秘决:高情商”

“如何获得高情商?”,“如何让孩子拥有高情商?”这也是今天的家长们最想要知道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庄教授认为:想要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孩子一身泥,与其大骂一顿,不如赞赏一句:“你今天玩得一定很开心吧。”家长情绪不稳定,会让孩子缺乏安全,这些伤害会在孩子心中形成抹不去的印迹,静下心,放下焦虑,耐心地劝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庄教授提出:孩子从来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孩子说到底是属于社会,是整个民族的未来,家长只是一个监护人,引导人,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应是:欣赏他们、尊敬他们、相信他们、接受他们、引导他们,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一个完全服从爸妈,听爸妈话的孩子,我们要培育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理想的未来人。这些新鲜的观点,也令很多家长茅塞顿开。

配图3.jpg

三、提高认知是根本

庄教授认为,情绪以及情绪带来的行为,归根结底是基于一个人的认知:两车狭路相逢,你的认知是“绝不退让”,那么自然是大打出手最终酿成大祸,你的认知是“文明礼让”,那么自然是互让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惟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增强自己的信念,最终才能达到良好的情绪输出。

讲座的最后,家长与庄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面对家长的种种焦虑,庄教授也一一进行了专业的解答。庄教授引导家长们放下不必要的焦虑,关注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给予孩子更多的赞赏,引领孩子们做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为孩子建立一个有安全感,有归属感,有成就感的健康环境。

配图4_副本.jpg

四、家校共进育贤才

庄教授用幽默带动气氛,用专业化解焦虑,两小时的讲座很快就过去了,家长们会后也纷纷在微信朋友圈表示受益颇多,共同期待着下一次的学习。配图5.jpg    三年级组一直认为,家校的目标是一致的:建立优越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让深高北的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家长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关心的,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最为关心的,学校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引进更好的资源,寻求优秀的讲师,开展有效的家长课堂,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引导,促进家校合作向更和谐,更有效的方向发展。(文/图  杨爱婷 李元芳 三(2)班杜腾岳家长 易海燕 李璇)

 深高(集团)北校区小学部学生处、小三年级组

2019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