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竞赛课例展示教研活动
3月14日,在春雨濛濛的胜景下,深圳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竞赛课例展示教研活动,在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圆满落幕。
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组织下,全市400余名公、民办高中学校语文教师及市、区教研员纷至沓来,齐聚深高东校区,共探深圳语文教育的发展。本次教研活动规模之大,影响之盛,意义之深远,凸显了深圳教育界对于深高集团的高度关注和十足信任。
此次教研活动旨在发挥深圳市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比赛的辐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升深圳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深圳语文教育发展。
教研舞台紧密有序铺开,青年教师展示课与评课沙龙是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环节。首先召开的市青年教师竞赛课例展示活动,市参与竞赛课例展示的青年教师阵容豪华,分别邀请了来自深圳科学高中的李晓林老师(2018年深圳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龙华中学的李成林老师(2017年深圳市教师技能大赛高中语文组一等奖获得者),以及来自深圳高级中学东校区的教坛新秀陈芙蓉老师,三位教师精心备课,实力授课,为礼堂中的师生们展现了三堂风格各异却又华实兼具的魅力语文课。
李晓林老师的《种树郭橐驼传》,精彩生动,养树养人巧妙关联,一气呵成。不同于常规的文言文教学,李晓林老师以学生的阅读感受为出发点,回归文本阅读与欣赏,引导学生比较同类传记文本,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与归纳,同时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得出了“养树”与“养人术”其揆一也的规律结论。其间,李晓林老师更进一步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朱宗洛、林纾等大学者关于《种树郭橐驼传》的评价,又引佛家语及《庄子》故事,促人深思。“旁征博引,激情澎湃”这八字或可稍为李晓林老师的课堂风格作一注脚。
李成林老师和陈芙蓉老师则采取了“一课两诗”的讲授形式,每人各二十分钟诗歌教学课堂,无缝衔接。课堂形式的重构在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两位青年教师在此展现了对于课堂节奏的精准把控力。李成林老师以“我为义山编诗稿”为主线,别出心裁地编织了一堂生动的趣味诗歌教学课。无论是以三首选诗为引的《锦瑟》学案,还是“精简版”的五律《锦瑟》,以及为诗集选择插图,甚或是信封形制的课后作业布置,无处不见出李成林老师的匠心独运,令人击节。
来自东校区的陈芙蓉老师以问题探究为主线,以学生梳理为主导,启发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文案卡纸,自主讲读,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亦带动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课后,市教研员陈霞老师主持了评课沙龙环节,余克俭、徐国年、陈霞三位教研员分别对三位青年教师的课堂生态进行了高度点评,一致肯定了三位老师深厚的教师素养、扎实的知识储备与出色的教学能力,同时指出了课堂中的不足之处,点评细致到位,令人获益匪浅。
在精彩课堂背后,更是“敢为人先,团结协作”深高品质地华丽绽放。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过程中,先是有“敢为人先”的陈芙蓉老师,以自己“巾帼不让须眉”的学识和担当,毅然承担起展示课教学的艰巨任务。而责任的背后意味着日益继续、孜孜不倦地付出,正所谓“台下十年功”,从集体备课,到反复磨课、评课研讨,调整教学思路,修改教学方案,反思教学过程,打磨课堂语言,其中磨砺不言而喻,而这也充分展现了深高教师的卓越风采。同时,语文科组的通力合作则将“团结协作”的精神体现地淋漓精致,全科组,全环节,全方面的全力支持,为整个教学的完美呈现护航。众人通力,千回万转后,终绘出教台上“芙蓉花开正当时”的美丽画幅。
东校区的成长与蜕变,同样也离不开整个深高集团的有力支持,中心校区18名教师远赴东校区,百里行程不足惧,为自己的青年教师支持助威,为自己学校的发展鼓掌喝彩。
胜景依旧,与会者皆道不虚此行。让我们铭记在一个诗意春天里,群贤齐聚,深耕精研展风采,精雕细琢绘未来。
东校区教学处
2019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