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咸汇东校行,迎风寒梅竞吐新
──记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历史科组教师赴东校区听课交流活动
2018年1月9日下午,中心校区、南校区、北校区历史科组老师冒着寒风冷雨奔赴东校区参加听课交流活动。活动环节包括听课、评课、研讨、参观。活动安排紧凑有序、内容丰富。
下午第一节课是东校区高一历史老师徐铭灿的展示课——《新中国初期的的外交》。
徐老师的课遵从GLOBE课堂教学原则,以问题为导向,从新中国建国伊始的国际环境变化、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制定展开,并围绕“一边倒”外交道路的选择组织了一场小辩论,,就倒苏、倒美、中间道路的三种外交选择进行了立论、驳论,引发同学们关于建国初期外交的辩证思考。徐老师的历史课堂氛围活跃、结构严谨、立意深刻、内容充实。
下午第二节课是戴芊芊老师在高二(23)班上的一轮复习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戴老师的复习课围绕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基础夯实、史料实证、研练真题三个部分出发,内容翔实、合理、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实时互动、效果明显;学生们沉浸其中、积极思考、反响热烈。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同学们异彩纷呈的想法更是让听课的老师们赞叹不已!
接下来是评课及研讨活动环节:
吴昊主任代表东校区致辞并主持评课活动。
徐铭灿老师和戴芊芊老师先后就公开课的设计、内容、课堂效果、反思作了叙述。
梁慧芳主任介绍了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异同之处,并分析了公开课的教学情况,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徐鹤芝老师系统分析了公开课中的亮点以及不足,就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落实GLOBE教学原则给青年教师以指导,并就高三复习课授课方法展开研讨,给新教师们以很大的启发。
会议在认真、活泼的氛围中进行。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如汤洋、高昌俊、刘志阳、丁敬严、王纯君、尹春侠等对公开课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全国卷下高考历史学科复习课框架和内容的设置、未来历史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等重要问题展开研讨。年青新教师也纷纷参与其中,结合听课和研讨的情况,谈了很多真切实在的心得体会。
最后程东宇老师代表东校区历史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一个总结和回馈,感谢各位老师的光临和指导,他对东校区历史学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计划,并就下一期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活动作了安排。
活动圆满结束,老师们于东校区校门口集体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