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礼仪之风,践文明之行
阳春三月,万花次第开。暖风有信,吹面不寒。深高南的莘莘学子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下,携文明馥郁,享礼仪馨香,吹响三月的号角,倡礼仪之风,践文明之行。
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国旗下讲话
升旗仪式主持人:初一12班 黄一桐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古代士人重古礼,尚礼仪。同样,在当今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无不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文明礼仪不仅是国家形象的展示,也是个人素质和教养、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紫堡少年又该如何做到文明二字呢?
3月8日下午,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初二(11)班杨镓华同学,做了主题为“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的讲话。
文明礼仪,助力成长——初一“GLOBE”主题班会课程
开学第三周,趁着“学习雷锋”的春风,初一年级举行了以“文明礼仪,助力成长”为主题的GLOBE主题班会活动。作为和2008年北京奥运共同成长的孩子,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虽然他们对礼仪文明的理解尚处于懵懂的状态,但无论何时,无论在何地,我们都应该告诉孩子,礼仪是个人修养和素质的体现,更是一个人内涵的体现。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了,懂得的事情和道理也渐多,甚至已超过了一些大人。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懂法律、爱祖国、尊师长、礼待人。
此次班会的目的,重在让学生理解生活处处有礼仪的道理,在校园,在家中,在各种公共场所,我们都不要忘记礼仪。它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一个集体。只有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初二“GLOBE”主题班会课程
初二年级开展了以“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中学生文明礼仪专题教育活动,活动主要从文明礼仪常识简介,礼仪的分类,学校文明礼仪及现象和集体宣誓四个方面展开。重点介绍了尊师礼仪、课堂礼仪、同学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等具体的礼仪规范。
活动最后,大家集体宣誓,向不文明现象宣战,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倡议每一位学生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做一名言行举止,文明有素的中学生。
细节显文明,礼仪重践行——初三“GLOBE”主题班会课程
3月8日,初三年级举行了以“细节显文明,礼仪重践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此次班会旨在让同学们明白“知礼、明礼、践行”的重要性,全方位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班会内容由刘书怡老师组织设计。
文明礼仪重在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贵在自觉践行。“文明礼仪”无处不在,它由一个个细节构成。如下课后的休息时间,同学们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老师和客人要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迹。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宽容待人,培养较强的协作精神。只有这样才会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
“文明礼仪”的小小细节,来自于平常生活,也许并不起眼,容易疏忽,但它的体贴、慰藉与温暖,能让感受到的人如沐春风,心灵润泽。在这个文明的国度,处处弥漫着文明礼貌的芳香。而这些芳香正来自于各种花朵,你,便是他们中的一份子。争做文明人,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学生感悟
升旗仪式的声音:
今天的国旗下讲话令我十分难忘,这周的主题是“文明”。我不禁陷入沉思:文明是什么?很快就有人回答:“是刻在骨子里的修养”,那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到文明呢?首先,在校内,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校园秩序,不大吵大闹,爱惜学校公共财务,如安全门,消防窗。在校外,我们应该做到遵守公共秩序,爱惜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我们都要做到文明的继承人,又是文明的传播者。
班会课感言:
《荀子》有言:礼者,人道之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懂得礼节,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我对这句话深表赞同。在“文明礼仪,助力成长”的班会课上,我收获颇丰。
在《程门立雪》的故事中,杨时,游酢为求学,不顾寒风凛冽地等待老师,为的只是不影响老师休息,这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尊师敬长的传统美德。
礼仪不仅在于尊师敬长,还表现于早晨与亲人的一句问候;得到他人帮助时的一声道谢;或是当别人感激你时的一抹微笑。
礼仪在生活中,在校园里,在旅行时,在谈话中。礼仪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身品德修养的体现。礼仪是无处不在的。
所以,让我们一起注重礼仪,学习礼仪,做一个有礼仪的深高人。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窈窕淑女,气若幽兰。
礼仪伴之,文明行之;
杏坛教之,紫堡育之。
排版|郑红花
文案|雷世斌、刘童童、鲁凤娟、郑瑞欣
摄影|刘俊彪、叶青、郝家鑫、郑瑞欣
南校区学生处、团委
2021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