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高(集团)召开GLOBE教育教学活动大型研讨会

(贾晓明摄影报道)在高中课堂上,打破传统的上课方式,四张、六张,或者八张课桌拼在一起,学生围坐四周,形成一个讨论小组,针对某学科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政治课堂上,几位学生手举“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新闻媒体”“社会与公民”等纸牌,按照不同的问题,不断变换位置,选择各自的归类;听音乐、写日记、运动、自言自语,乃至做梦,十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用心与自己交往”的具体做法……这是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17年4月8日举行的GLOBE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讨活动中观摩课上出现的几个场景。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推进GLOBE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提高教学法在课堂改革实践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GLOBE教学方法论,高级中学(集团)于4月8日在中心校区举办了GLOBE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大型研讨活动。全集团五个校区的中青年教师、集团校级领导、各校区中层领导以及各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和班主任出席了整个活动,广东省江门市67位校长到场观摩。
研讨会由集团副校长李爱生主持。上午第一个环节,是GLOBE学科展示课和GLOBE活动展示课,两项活动均在高一年级展开,共有37人次在学科和活动展示课上执教,全校400多教师,以及江门市的67位校长分别观摩了这些课程。第二环节,在中心校区北阶梯教室,由集团黄显甫校长做“GLOBE教育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主题报告。黄显甫在报告中介绍了GLOBE教育项目孕育、发展和成型的全过程,黄显甫介绍说,GLOBE教育项目包含四大领域:全球公民身份(Global citizenship)、领袖情怀(Leading sentiment)、开放视野(Open vision) 和基本素养(Basic literacy)。这四个词语的英文加上“教育”(Education)一词的英文首写字母就组成了“GLOBE”(世界)。而各个领域不仅名称首写字母与“GLOBE”相对应,其教育培养目标和内容也与“GLOBE”(世界)相契合,形成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GLOBE教育”名称。在报告中,黄显甫校长详细解读了GLOBE教育项目的每一个领域的具体内涵,并细致入微地阐述了GLOBE教育教学原则以及GLOBE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下午进行的首先是科研处副主任刘静做“GLOBE活动课程设计”报告,随后是各学科就这项活动进行分组讨论。再次集中之后,各科组召集人、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代表分别在大会上发言,他们各自介绍了GLOBE教学法在本次展示课、本次活动课以及本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最后,大会由黄显甫校长作总结讲话。黄显甫校长说,本次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它标志着GLOBE教育教学项目由感性的摸索实践和理论探索到全面实际运用顺利落地。这次中心校区GLOBE教育项目研讨会的成功经验值得发扬光大,下一个阶段还要在初中部的南北校区和音体美信息等学科全面展开。

(李爱生副校长主持研讨会)

(GLOBE课程学科展示课)

(GLOBE课程活动展示课)

(黄显甫校长做“GLOBE教育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主题报告)

(江门市67位校长与会听取报告)

(科研处副主任刘静做“GLOBE活动课程设计”报告)

(黄显甫校长参加分组讨论)

(大会分组讨论)

(教师代表在大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