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科素养的语文研修活动
作业是一种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的学习设计。作业的一项重要功能是,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实践活动,唤起学生主动的情感和认知投入,促使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真实学习,激励学生思考、体验和探究。
3月8日下午,广东省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基地(深圳)项目—“促进学与教的作业设计”研修活动在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南校区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初中部主任、语文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章新其。活动由深圳市语文教研员李燚鑫主持,深高集团副校长、南校区执行校长李齐玲,教学处干部,集团南北东三校区部分语文老师及宝安实验中学的部分语文老师参会。
章新其老师做了一场关于《素养发展与语文单元作业》的专题讲座。
章新其老师首先从时代背景的角度阐释信息时代的真实复杂,瞬息万变,仅靠单一知识点和技能点不足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教师要关注“素养立意”,发展学生真正适应信息时代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意味着我国教育已逐渐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要求一线教师重视育人目标。因此,学校教学面临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引导学生从习得孤立的、碎片的、僵化的知识,转向建构综合的、通用的、概念性的知识。
知识的意义应该在应用性情境中得到体现,即面对情境的变化能自如地从知识存储器中提取知识并构建新的知识组织,去解决新的问题。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尽可能摒弃这种单一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训练理念,追求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的问题。
语文作业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语文作业设计不应止于语文知识,而应让学生经历指向思维的真实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推理解释、讨论思辨、实践验证、形成成果,促进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学习探索。
章新其老师强调语文作业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因此,它渗透在教与学的整个进程之中。教师研究教学的过程,也就是研究作业的过程。教师根据学习规律,将作业纳入学习设计之中进行系统安排,并以作业(学习任务)来推动学生学习的进程。
章新其老师智慧而深刻的阐述,直击一线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提出了适切可行的路径与策略,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可操作性,讲座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活动是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和组织学生深度学习,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维能力的活动。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巧妙地将学科知识融入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全面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