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G | 清华大学葛亮团队综述ERGIC(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膜系统在细胞自噬调控中的作用

学科前沿
2022-09-23

细胞自噬,指生物大分子或受损细胞器等细胞内容物被自噬体包裹后,运输至溶酶体进行降解、再利用的过程。自噬异常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是构建自噬体的膜来源。近年来,包括葛亮团队在内的多个课题组发现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ER-Golgi intermediate compartment, ERGIC)这一亚细胞结构可作为重要的膜供给来源,参与自噬体的形成和多步调节过程。

2022年7月11日,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在线发表清华大学葛亮团队题为“Biogenesis of autophagosomes from the ERGIC membrane system”的综述文章。该综述系统总结了ERGIC膜系统调控不同应激条件下自噬体形成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多种膜系统协同调控自噬体形成提出了新观点。

图片12.png

https://doi.org/10.1016/j.jgg.2022.07.001

围绕ERGIC对自噬体形成的调控,该综述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包括:

1.对细胞自噬和ERGIC经典功能的介绍;

2.哺乳动物细胞中,ERGIC通过产生COPII膜泡调控自噬体的形成;

3.在饥饿等应激条件下,内质网释放位点(ER-Exit Site, ERES)与ERGIC形成结合位点(contact site)促使ERGIC产生一类非经典的COPII膜泡,调控自噬体形成;

4.ERGIC与内吞循环系统等多种内膜结构协作产生自噬体;

5.酵母中,类ERGIC结构与COPII膜泡可调控细胞自噬。

综上,该综述总结了ERGIC调控自噬体形成的重要研究进展,并将多种模型进行统一归纳,提出该领域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图片13.png

ERGIC同其他膜供体参与构建自噬体的模式图

在饥饿等应激条件下,ERES上的SEC12与ERGIC上的TMED9相互作用,介导ERES与ERGIC间形成结合位点(contact site),促使ERGIC-COPII膜泡的产生,这类COPII膜泡区别于经典的负责内质网-高尔基体间物质转运的COPII膜泡。ERGIC-COPII膜泡与源于高尔基体及内吞体的其他膜泡(如HyPAS)协同构建自噬体。

引用本文:Yaping Han, Shulin Li, Liang Ge. (2022). Biogenesis of autophagosomes from the ERGIC membrane system.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DOI: 10.1016/j.jgg.2022.07.001.

本文转自 JGG 遗传学报。

https://mp.weixin.qq.com/s/E7JsfaFMs7YQcAVZdMpZ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