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中心校区第十三周国旗下讲话——《学会沟通 相互包容》

最优发展
2016-11-2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高二(6)班的叶倩男。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沟通 相互包容”。

中国文化,自古强调,人与人相处,以和为贵。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当今,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我们每一个个体,必须学会与身边的人和谐相处。为此,我们就要学会相互沟通,相互包容。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想,都有自己的利益,我们无法要求,也不应该要求,其他人的思想与我完全相同,无法要求,也不应该要求,别人都服从我的利益。

因此,人与人之间有矛盾是十分正常的现象。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如果我们与别人有矛盾,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解决矛盾。

解决矛盾,首先要相互沟通。沟通,可以交流思想,增进理解,加强友谊,化解矛盾。一把大锁锁住了门,只有用钥匙才能正确地打开,而用铁锤猛砸,结果只能是破坏门的安全性。同样道理,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如果不去沟通,不去交流,而采用武力解决,那么,矛盾就会更加尖锐。

前几年复旦大学发生的一起研究生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黄洋不满,决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黄洋。最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林森浩死刑。假如林森浩能够用沟通的方式解决,就可以避免悲剧上演。

当然,我们的思想矛盾、利益矛盾,仅仅用沟通的方法是解决不了的。我们还要学会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得到相互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从而能够和谐共处。

      俞敏洪在北大上学期间,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包揽了寝室的卫生,每天拎着水壶去为同学打水。有时候,同学们看到水瓶没水了,就喊:“俞敏洪,打水”。假如俞敏洪是个心胸狭隘的人,他就会感觉同学对他颐指气使。但是,俞敏洪并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他愉快接受同学的吩咐,高兴地去为同学打水。十年之后,俞敏洪创业办起了新东方培训学校,他当年的那些同学,都去了美国和加拿大留学,他去邀请他们回来一起创业,大家都愉快的接受了他的邀请,他们的理由是:不为别的,就为了你大学四年为我们打水,我们也愿意帮助你创业。

这个例子故事告诉我们,人际交往,既要能吃亏,也要能够宽容他人。这不仅有益于他人,也有益于自己。有的时候,要难得糊涂。对待自己的同学、朋友、家长、老师,乃至面对无原则的矛盾,我们要学会包容。

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斤斤计较,苛责他人,不知导致了多少可笑可悲之事。我们青年学生,血气方刚,甚至是心高气盛,目空一切。与他人有了矛盾,常常是针尖对麦芒,最后激化矛盾,两败俱伤。    

因此,我们要学会宽容。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一种文化传统。

宽容如水,可以以柔克刚,化干戈为玉帛,变怨恨为友谊。 

雨果说: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宽容他人,必须要培养自己旷达的胸怀,博爱的品德。只有心胸宽广的人,才能装下别人与自己的矛盾,装下别人的错误。

 对比圣人,我们青少年学生,有时候遇到事情,十分不冷静,小肚鸡肠,斤斤计较,有时候用吵闹辱骂、打架斗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知道沟通和宽容的智慧。

 宽容是阳光,可以融化人际的矛盾冰霜;宽容是桥梁,可以沟通彼此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沟通,学会宽容,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吧!


中心校区学生处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