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音乐会篇
“百合”绽放,音乐无疆
在这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的合唱教育从业者都被一个大事件所吸引——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二十周年音乐会。这是一场中学合唱团的专场音乐会,却轰动了整个中国的合唱界。
来自全国18个省的合唱艺术从业者、爱好者以及中国合唱协会、广东省合唱协会的几乎所有的会长、副会长都前来赴会;为了呈现原汁原味的作曲家意图,“百合”邀请到了享誉世界的顶尖作曲大师日本的松下耕、拉脱维亚的艾瑞克斯•艾森瓦尔兹以及中国合唱作曲大师刘晓耕老师亲自前来,他们不仅带着他们特别为”百合”创作的作品还亲自为他们排练并上台挥了部分作品。他们前沿的理念、深厚的积淀以及对合唱艺术创作的多元观点丰富了整场音乐会的观赏性和学术性。
全场音乐会的作品都是来自这三位作曲家之手,对于中国合唱界来说“百合”首次开创了在音乐会上把整场音乐作品的作曲家请到现场并提前排练的先河,作曲家和指挥家之间的良好互动和配合才是合唱艺术的正确打开方式。
1. 中国民族作品——作曲家:刘晓耕
刘晓耕老师是国内合唱业界非常熟悉的作曲家,总是穿着一身儿民族服装,谦和的微笑,不多的语言,但是他创作出来的作品却蕴含着巨大的张力,多元的民族元素和现代的和声技法在他的作品里有完美的结合,善用打击乐创造丰富的节奏,极具民族特色的音色,这些都为其作品的舞台呈现带来了不一样的质感。
“百合”是晓耕老师这些年合作最多的合唱团之一,展开节目单他对”百合”的偏爱便也可见一斑,为本次音乐会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除了脍炙人口的《撒里啰》《回家》,还有晓耕老师于80年代创作的合唱处女作《竹楼梦幻》,该作品自问世至今,从来没有合唱团唱过,不仅因为难度太大,而且非常的现代,80年代就有如此现代的创作实属令人惊叹。除此之外《纳西古调——寻》和《纹身》都是晓耕老师特意为”百合”二十周年而作。其中《纹身》本是具有阳刚之气的一首作品,讲述的是傣族男子成年礼,经历纹身之痛的傣家男孩从此学会勇敢并挑起生活责任的故事。然而”百合”一群柔弱的姑娘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张力,震撼的鼓点和呐喊,完美的完成了作品,成为了全场最震撼的一次表演!纹身整个作品的歌词使用的是傣族经文,而傣族经文是从远古时代流传在傣族各地的刻在竹片上的古老文字,收集、整理并理解是一个艰难而繁复的过程,作曲家在整个傣族复地收集了上千段经文,长达700分钟的经文反复聆听只为寻找到最合适的那一段。
晓耕老师多年来走遍云南的26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为了追寻民族文化的踪迹不惜跋山涉水,他拥有着最为朴素的理想就是把散落在大山深处的那些优美的民族文化和音乐发掘出来,然后通过合唱的方式保留下来。
2. 北欧作品,作曲家:艾瑞克斯•艾森瓦尔兹
来自拉脱维亚的艾瑞克斯•艾森瓦尔兹近年来是世界合唱圈里的红人,不论是《星空》,《北极光》,还是曾被演绎成“世上最好听的鸟鸣”的《赎世羔羊》,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着一批“死忠粉”,是中国年轻的合唱团近年来最钟爱的作品之一。他善用泛音和弦以及独特的乐器例如玻璃杯、手钟等捕捉微妙的声音艺术,以纯粹的合唱语言来描绘自然界的惊艳和磅礴,这些极致的技术这让他的作品在世界合唱界拥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具有很强的辨识度。
这位享誉世界的作曲家因缘际会与“百合”的相聚实属意料之外,但却惊喜无限。此行是他首次来到中国内地,在几天的排练、演出和讲学等相处中,让人惊讶的发现他作为四个孩子的父亲竟然是一个拥有着孩子心性的大男孩。他讲述着他的成长和家庭的故事来激励孩子们,用幽默来化解表演失误带来的尴尬,他酷爱甜食、热衷探险,努力工作之余用力的热爱生活。
纪伯伦的诗《花之歌》,以花的使命意喻生命,写尽“百合”的心声。冥冥之中的缘分,让艾瑞克斯感应到了“百合”的夙愿,拿到诗作后一气呵成,为整场音乐会创作了这首点睛之作——“花之歌”,献礼“百合”二十周年生日。
在艾瑞克斯的工作坊,他详细介绍了他创作《北极光》交响音乐会的过程:历时五年从挪威、冰岛和北美阿拉斯加境内分别三次进入北极圈,巡访当地原住民关于北极光的传说,抵御北极熊的威胁、经历摔断脚踝骨的伤痛,最难忘的是第一次见到北极光时兴奋得整夜站在户外雪原上观察而冻伤导致三天不能下床。在他的作品序列里以北极光命名的一部交响乐作品和两部合唱作品都收获了极大的成功,他带来的关于北极光的探索的影片还有30多位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原住民对于北极光的种种传说都在音乐会上进行了完整的呈现。当音乐响起,现场响起了敬畏的掌声,经久不息。
艾瑞克斯的下一个音乐会主题是火山,为此他已经完成了夏威夷和新西兰的火山探险之旅,期待明年的3月他的第一场有火山主题的音乐会面世!
3. 日本及亚洲作品,作曲家:松下耕
两年不见松下耕先生,平添了许多华发。随着名气越来越响,全世界前来约作品的人也越来越多,松下耕先生相比从前变得稍显沉默了些。他与“百合”结缘是在2004年,松下耕先生曾经带着他的合唱团到“百合”来交流演出,2012他被胡漫雪老师带到了贵州的黔东南采风一周,最终为“百合”量身定制了享誉世界的《苗岭飞歌》。
松下耕的作品旋律性强的同时和声织体丰富,变幻复杂却又逻辑清晰,其为世界合唱业界创作了许多东亚合唱音乐的上乘佳作。与艾瑞克斯坚持自我的率性和单纯不同,松下耕的作品思量甚多,其本人也是典型的日本民族的个性,诸多的矛盾体于一身,但也正是这样的纠结和思量让其在作品的创作上非常注重深度和广度的纵横思考,不仅博采众长考虑到各类风格的变幻,同时也有更加深刻的哲学思辨。在他的作品里拥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湛的技术外延,他在工作坊上讲述其创作音乐的五个目标:
1. 写日本的、中国的、亚洲民族音乐风格(调式音阶)的作品
2. 写宗教信仰音乐中古调式(其本人就是基督徒)
3. 写普通欧洲合唱即世界公用的音乐语言
4. 写练习曲,让歌者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练习(这类作品已经写了100多首)
5. 为练习指挥而写作
他说和声是梦想、节奏是生命,他解读合唱音乐中的时间和空间,他说他写的人声歌唱是为了祈愿人类和平…松下耕本次为“百合”带来了他的《第二弥撒》。这部为女声和管风琴而作的作品长达15分钟,放在上半场最后一首。在排练中松下老师娓娓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他反复说这首作品不是他的创作,而是上帝亲自写的,只不过借了他的手。他创作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只觉得天灵盖被开启,有一只神来之手指引着他谱写下所有的音符。他的虔诚讲述打动了所有的孩子们,在接下来的演唱中所有人全情投入,始终记得松下老师说过的举头三尺有神灵,灵性的演唱顿时就被激发出来。
如果说晓耕老师的民族作品绚丽华彩,艾瑞克斯灵气逼人,那么松下耕则展现出不一样的人文气息。三位作曲家各有特点,他们的作品在不一样的领域里做到极致,整场音乐会不论从选曲还是立意都充满了创意,拥有着极高的艺术品味。“百合”此举将中国合唱专场音乐会推向新的高度,对于中国合唱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Ⅱ合唱团篇
相遇——”百合“,育人者仁心
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二十周年音乐会命名为“相遇”,合唱团从1997年首任指挥王希珍到2010年接棒的第二任指挥胡漫雪,“百合”二十载春秋迎来送往500多个孩子最纯真的年华和梦想。他们在这里相遇,然后一同成长,人生的轨迹因此而不同,多少年后这个团体仍然有着他们的根,不论外面的世界是否喧嚣浮华,不论人生的阶段是否迷失彷徨,回到这里依然可以找到初心,回归梦开始的地方。
“百合”合唱团这二十年的历程是伴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前行的,作为深圳市的一块响当当的文化名片,曾多次代表深圳市参加高规格的演出和海外交流,包括两次登台肯尼迪艺术中心上演中国之夜,应邀访问北朝鲜并召开专场演出,代表深圳赴塞尔维亚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会旗等,并在世界合唱比赛的舞台上获誉无数。
“百合”每一届招收25名队员,从初一一直唱到高二,20年下来积累了将近500名小”百合”的名册,他们中有人考上了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有人考上了麻省理工、哈佛等名校,无数人考上过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清华大学等。他们用实力证明了学音乐的孩子比普通的孩子优秀,他们在学习之余挥洒在”百合”的汗水铸就了他们一生的精神信仰。
为了打造一个专业的合唱艺术团体,百合这些年频繁的走出国门与世界交流,同时也与世界顶尖的作曲家们合作委约了许多的优秀原创作品。在大量的文献阅读基础上,“百合”日益绽放成为了国内一线的艺术团体,她们从内到外的展现出来的卓越品质令人折服。
曾有幸与”百合”一同出行,他们整齐划一的纪律和团结关爱的氛围一度让我感动不已。所有细节井然有序的背后是”百合”的掌门人胡漫雪老师操碎的一颗心,与很多人只管排练或者只管艺术不同,胡老师和她的教师团队几乎什么都管,这也是从王希珍老师那里传承下来的”百合”老传统。出门在外,从箱子的统一尺寸、到服装的打包和熨烫方法,道具的管理、孩子们如何分组承担不同的责任,甚至每天晚上统一上缴所有的电子产品以保证睡眠,再到饮食、药品监督管理……胡老师以及她的教师团队一肩扛起所有负责。”百合”的孩子们也非常懂事,整个团队传帮带做的非常好,姐姐们带着妹妹,大的孩子自发的担任小组长管理好团队事务。到了一个地方下车之后,马上有专门的小组负责搬箱子,另一个小组负责组织分房,还有的小组负责演出道具等,他们的迅速高效曾让我叹为观止。
一个卓越的艺术团队不仅仅只是在舞台上流光溢彩,其背后的日常管理需要付出巨大的心力。在他们背后的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指挥,还是一群兢兢业业的教育者,只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托起这样的团队。二十年来只做好一件事的执着和坚持才有了“百合”的今天。当所有人感慨9月9日晚上的高品质的音乐会时,当合唱业界被五光十色的精彩美照刷屏时,能够想象这90多人的表演团队这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都经历了什么。
现场很多老”百合”们都回来了,她们坐在舞台后方,遇到熟悉的作品便动情的加入演唱,就如同当年在排练室一样。一场音乐会下来泪眼湿润了无数次眼眶,他们用回家来形容这一次的相聚。音乐会毕舞台上每一个年级的孩子拉着手走到台前诉说着心声,即将离团的高三的”百合”们依依惜别,初一的孩子们懵懂可爱。
人与人之间在茫茫尘世相遇,从年少到成熟,最珍贵的除了时间别无其他。而在这一段生命时光里的相遇,周遭的人构成了你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人和时光刻进了你的根骨里,是一生难忘的友谊,也构成了你的精神内核,更是此后经年疲惫生活中温暖的慰藉。各奔东西后,我有我向往的长天大地,你有你追寻的星辰大海,这都不要紧,我们还会在这里相遇,我们知道我们曾经坚持过,未来也会继续坚持的东西,这是我们彼此的约定。
感念这样的教育者创造的集体,蔡元培说: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
在技能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的当下,情感能力的培养被当做一个完整人格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教育者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合唱教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综合能力的艺术培养方式被许多国家广泛运用。当下的中国,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不论是从合唱业界的专业高度来评价,还是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评价,都是空前的成功。她们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学生艺术教育的成功之路,并把这样的艺术团体的高度做到极致,让一群花季少女站在了世界的高度上展望未来,这是一份教育者的功德,也是这群孩子们的幸运。希望这样的幸运还能够属于更多的人!
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现任指挥胡漫雪
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首任指挥王希珍
撰稿人: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