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

东校区:专家引领,合力发展

校区速递
2021-12-20

专家引领,合力发展


深圳市中考正在经历变革,在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推进语文新中考的深入实施,切实提高教师作文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2月15日上午,深圳高级中学东校区初中部有幸邀请到深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李燚鑫老师莅临指导工作,曹阳副校长、初中部教学处杨捷主任、学生处王译堃主任应邀出席了本次作文教学研讨活动。

东校区初中语文科组的老师们全员参与研讨,南校区初中语文科组的老师们也通过网上连线的方式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1639962277(1).png

活动伊始,王一红老师在初三(26)班为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彩的作文课——《最是结尾能致远》。王老师首先从内容上带领学生发掘优秀作文结尾的共同特点,然后以《陪跑》和深圳满分作文《见证》为范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和学生共同总结出“首尾照应,总结点题;中心突出,总结点题;升华象征,内涵丰富;引用佳句,多姿多彩;环境描写,以景衬情”的结尾技巧,再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动手修改《陪跑》作文的结尾。王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结尾写作技巧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了作文结尾的技巧,提高了写作能力。

1639962430(1).png


1639962487(1).png

展示课结束后,大家到五楼会议室继续进行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评课议课,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曹校长、教研员李老师也和大家进行了交流,对初三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1639962565(1).png

1639962796(1).png

接下来是李燚鑫老师的作文教学讲座。李老师首先点明写作教学必须先确定学情,对于统编教材的梳理要清楚明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优秀范本的使用,这不仅能指导学生写作,还能帮助学生从文章结尾理解作者情感及价值观;其次,学生需要掌握文体特征,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融为一体,用评价量表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教评”融为一体;再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素材的积累,立足语文要素,让“读”成为“写”的范式;最后,落实相关理念,搭建支架,优化教学,从学生当中找榜样,从教材当中找方法。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李燚鑫老师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李燚鑫老师指出,对于学生不同立意的优秀作文要给予肯定,找到学生基于自己立意中的最高水平。关于名著阅读,李燚鑫老师提倡注重阅读方法,围绕课本来展开引导性的教学工作。对于中考复习问题,李老师建议从课标出发,可以遵循专题复习、分层作业的方式展开,作业设计样例可以充分利用起来,避免做无效作业。关于如何给学生作文搭建支架提出问题,李老师指出,课本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支架,范例也是支架,概念、方法和运用缺一不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有了教研员李老师和学校领导高屋建瓴的指导,在科组同仁们团结一致的不懈努力下,东校区初中语文科组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1639963190(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