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

北校区:智语解惑,助力成长

校区速递
2021-05-31

智语解惑,助力成长

——北校区心理健康月系列讲座


阳光伴随心灵成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乎你我他。生命的困惑、成长的烦恼、失败的苦痛时刻困扰着一颗颗年轻的心灵。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始终是校领导、老师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

5月是北校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的心理素质,促进同学的身心健康和谐,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实现家校共育,在学生处及年级组的大力支持下,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主题系列讲座在大家的期待中如期开展。


系列讲座一:《以最佳心态迎接中考》初三学生考前心理讲座


临近2021年中考,不少初三考生心理上都有些波动,为帮助考生更好地调整心态,助力中考,5月17日下午,心理成长中心蒋平主任受北校区邀请为全体初三学生作“以最佳心态迎接中考”主题的心理辅导讲座,初三年级全体师生到场参加此次活动。

blob.png


在备考过程中,不少学生都有过想要努力学习,但行动时却没有好好落实的情况。对此,蒋主任开场以“一个月后进步50分”的“诱惑”吸引了在场学生的注意力。随后,蒋主任分享一段自己高考备考的经历。听完蒋主任以幽默而富有激情的经历讲述,学生们感悟到:“想要”并不能帮助我们成功,而当我们坚定目标“一定要”并付诸行动时,我们与成功的距离便会一步步缩短。在“要想成功,拒绝借口;想找接口,拒绝成功”的口号声中,现场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蒋主任在随后的讲座中向初三学生们提供了3个中考锦囊。中考锦囊一:通过相信奇迹可以发生在自身、郑重承诺自己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不受他人影响来实现中考目标、让自己拥有进出自由的心理状态、“做白日梦”等方式使自己进入天才状态。中考锦囊二:在考试中采用先易后难的答题策略。中考锦囊三:使自己具备6大成功关键,即环境、行动、方法、价值观、人生理想、自我心像。

blob.png

讲座的最后,蒋主任带领学生们一起郑重宣誓,在一片激情而富有力量的声音中,学生们强化了考试信心并对自己发出积极暗示。初三年级张巍级长随后总结了讲座内容并祝福初三学子。相信北校区的考生可以在今年的中考中不负青春,考出佳绩!

blob.png

系列讲座二:亲子有方,沟通有道——“育贤”家长学堂第19期

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王秋英老师受北校区学生处及心理成长中心邀请,于5月12日晚到校为小学部家长作《亲子有方,沟通有道》亲子沟通主题讲座。北校区小学部学生处周莹主任出席讲座并代表学校向王秋英老师鲜花。

blob.png

沟通的目的

孩子80%的问题是由日常沟通不当造成的。当我们与孩子沟通的话语是充满批评责备、下结论、抱怨、比较时,往往问题没有解决,还引起了情绪性的亲子对抗。王秋英老师举了孩子玩电脑游戏,不做作业的沟通例子来说明良好的行为来自良好的感受。如果家长能通过积极正面的沟通让孩子感到被理解支持,就能强化孩子的自我认同,激发孩子产生更多的良好行为。

blob.png


沟通的技巧

对于如何好好沟通,王秋英老师教给家长朋友们两个技巧。首先,我们要尽可能地看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肯定,通过表扬塑造“我是好孩子”的信念,从而使孩子主动表现出好孩子的行为。在表扬孩子时,多用具体的语言表述孩子的行为,使孩子关注努力过程而非结果,同时少用评价性表扬。任何时候,都可以积极肯定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在讲座中,王秋英老师还特意给家长们布置了每天都要给孩子3个(以上)描述性表扬的作业来促进改变的发生。

blob.png

在生活中免不了孩子犯错,需要指正教导的时候,而仅仅是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也不一定能够接受。王秋英老师给出的第二个沟通技巧,当孩子犯错时,可以采取先扬后抑,以幽默的方式陈述事实和表达感受的方式来表达。王秋英老师还特别提示勿在沟通中重复唠叨、翻旧账。

blob.png

在直播讲座的最后,王秋英老师回答了两个家长提出的问题:二胎家庭如何处理兄弟冲突;亲子关系不佳,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该如何做。对于第一个问题,王秋英老师建议家长应平时向兄弟俩传输一个观念:哥哥爱护弟弟,弟弟要尊重哥哥。在兄弟俩打起来且情况可以控制的时候,父母可以先观察事情将如何发展、相信孩子有解决难题的能量。对于第二个问题回答是,家长需耐心不急于求成、与孩子的正面沟通需坚持坚持再坚持。

blob.png

王秋英老师精彩而干货满满的一堂课让家长们获益不少,让家长们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与孩子沟通,与家人沟通。家长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并表达对学校为家长提供学习机会的感谢。不少家长课后反馈,运用上课所学沟通技巧后,孩子的行为和亲子关系有了明显改观。

系列讲座三:邂逅青春,解密成长——“育贤”家长学堂第20期

blob.png

5月22日晚,北校区学生处及心理成长中心邀请到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王秋英老师在线上为初中部全体家长们上了一堂青春期孩子父母的必修课《陪伴青春期孩子走过危机》。

blob.png

青春期是孩子开始探索自我、探索社会的关键时期。王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介绍了青春期孩子开始关注自己外表、不断寻求同伴认同等种种典型的特点,这是孩子走向独立、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家长们需要适度放手,学会接纳孩子思想、行为在青春期的变化。

什么是心理危机

blob.png

青春期是孩子开始探索自我、探索社会的关键时期。王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介绍了青春期孩子开始关注自己外表、不断寻求同伴认同等种种典型的特点,这是孩子走向独立、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家长们需要适度放手,学会接纳孩子思想、行为在青春期的变化。

在竞争感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中,大多数孩子是在一次又一次挫败中长大的。当孩子遇到挫败事件时,家长是孩子应对困难的资源还是压力决定了孩子面对挫折与困难的态度。

关注情绪比关注行为更重要

blob.png

家庭教育中有一个误区,家长们常常给孩子说事实、讲道理,试图用理性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实际情况是,如果要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靠的往往不是理性思维,而是良好的情绪。王老师强调,家长需要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自身的心理语言,关注他们的情绪比看见他们的行为更重要。因为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当他们得到足够的理解和关心,情绪平静感受变好时,他们才能够更好的遵守规则、改善行为。最后,王老师总结道,只有做到“足够的宽容、足够的温柔、足够的坚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在自我成长的困境中化解危机、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节课堂如春风化雨般为我们揭开了青春期的神秘面纱,王老师娓娓道来的理论、方法和生动的情景案例也让家长们获益匪浅、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

blob.png

如何才能成为孩子应对问题的资源而不是压力,这是每一位成年人在教育路上的自我修行。“育贤”家长学堂正是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我们相信家长的改变就是孩子的蜕变。愿我们家校联手与孩子同心同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编织一张最坚固的安全网。(文/图:黄安琪 刘婧雅 李先山)


深高(集团)北校区学生处、心理成长中心

                                        2021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