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

高屋建瓴引方向,深耕课堂促成长 ——市语文教研员来我校指导工作

校区速递
2021-10-20

高屋建瓴引方向,深耕课堂促成长

——市语文教研员来我校指导工作


为加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10月 19 日,深圳市教科院语文学科教研员李燚鑫老师莅临我校,深入教学一线,在我校汪进校长助理和孟斌主席以及王国荣老师的陪同下,走进课堂,调研指导。北校区语文科组全体老师以及东校区部分语文老师共赴这场教研盛宴。

1.jpg

首先,郭老师和初一19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一堂深刻充满哲思,韵味悠长的课堂——《论语》十二章。郭老师课堂导入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奥义,让学生感知孔子的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并拓展阅读,观看视频,学生能够穿越与千年的岁月与先贤对话,对先贤的为学之道、为人之道的精髓有更深入的理解,成为少有大志,乐学善思的少年。在郭老师的引导下,19班同学积极发言,落落大方,表达心中所想,课堂在郭老师问题的引领下掀起一波又一波浪潮。

2.jpg 

课后,在我校语文科组组长王国荣老师的陪同下,孟斌主席、汪进校长助理、李老师和语文组老师们在初中部会议室进行了研讨交流,李老师对郭老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们的状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尤其是郭老师注重创意情景,注意教会学生习得方法,运用策略,最终解决生活问题;对于难点的突破,也选择适合本班学情的方式方法,主课堂问题非常清晰,追问学生也搭了支架,评价语言清晰流畅。整堂课老师的语言简练、清晰,教态自然。课程形式多样,环节设置丰富,环环相扣,富有层次。学生课堂认真听讲、语言表达流畅、师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此外,针对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李老师也提出了一点建议,是否有大单元教学意识,建议了解本单元的概念,再来构架教学设计。

3.jpg 

李老师针对课堂中的细节,引导教师细致分析,精益求精,鼓励老师们从细微处入手,用新理念引领课堂教学,强调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李老师引导老师思考,我们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因而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之前的字词句章,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李老师层层深入,鞭辟入里,启发在座的老师们思考,我们在小学、初中、高中教会学生什么,碎片化的知识点指向整体的知识结构,以此再思考,如何进行小初衔接,初高衔接。课堂如何和命题相勾连,在情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创设情境去运用,设置任务。

4.jpg

 

六年级李东海老师就小初衔接体系进行了题为《定“标”与达“标”》的汇报。小六年级备课组围绕定标与达标,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从以评促教、以写带读、阅读赋能、因层而教四个方面进行了小初衔接做法的汇报。初一备课组长郭老师认为六年级做法有很多初一可以学习的地方,深刻思考了如何更好的衔接,在文言文、名著阅读、作文等衔接,让初中老师信心满满;初二备课组长陈老师和初三备课组长李老师一致认同,小六年级计划细致,阅读进程单,写作改评,细节上的跟进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小学同学能够养成读好书,写好字,喜欢写作文的习惯,可以在初中三年的学习有更好突破!东校区老师也肯定了小六年级安排周密,做法细致,值得肯定和学习!

在这一议题上,李老师给与了最具学科前瞻性的指导,同时也勉励青年教师不断研读教材,提升教学能力,在教学中关注语文要素,在写作、阅读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鼓励老师努力创设以学生为本、展示学生本领、解决生活问题的高效课堂。在备考方面,遵守“依标据本,守正创新”原则。

最后汪校助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从怎么当好一个语文老师的角度,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做出思考,并肯定李老师提到一切的原点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以郭老师的课为例,思维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审美的鉴赏都有所体现,值得把这种思路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走向科学的语文思维之路。

5.jpg

 

“好风凭借力,助我再提升”。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研员的携手相伴,此次听课调研指导活动很好地搭建了交流反馈平台,不仅给授课教师一个自我提高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指明了解决方向,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jpg

 

 

文:吴丹

图:石卿媛、范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