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视野 融入自然
——北校区小学部一年级“我会融入自然”特色活动报道
初夏六月,大自然哺育的一抹翠绿甚是醉人心田。蝉鸣声中,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小一年级组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理念,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会融入自然”系列特色活动,旨在拓宽一年级同学们的视野,培育积极融入自然的态度,合力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学会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此次活动整合了科学、美术、班会课等学科内容,辅以新颖的社会实践活动,于潜移默化中深化一年级同学们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
自然观察笔下记,探索未知乐无穷
大自然的奥妙无穷无尽,魅力无限的大自然激发着同学们的求知欲,在科学科组全体老师的指导下,一年级各班结合科技节活动,开展了“自然观察笔记”的个性创作活动。飞禽走兽,草木虫鱼,活力四射的大自然在同学们稚嫩的笔触下,在色彩绚烂的绘图下,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更显栩栩如生。
吴珩老师指导孩子们观察并记录了向日葵、水仙花、蘑菇等植物奇妙的生长过程,搜罗资料并实地考察大象、鹦鹉、长颈鹿等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同学们的眼界得以拓宽,想象力得以放飞,创造力得以提升,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更是被唤醒了!
海阔天空真奇妙,五彩自然我来描
美术课堂上,易海燕、印子谦等老师带领一年级的同学们漫游飞行世界,畅游海洋王国,在雪白的画纸上涂抹专属于大自然的色彩,寥寥几笔,炫彩的大自然便跃然纸上。在《漫游飞行世界》一课中,易老师别出心裁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从生物飞行,到人造飞行再到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飞行,一年级同学们充分感知了飞机的无穷魅力,引发了无限遐想,进而尝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类的飞行梦想,最后在造型、动态、色彩等欣赏要素中体验自然和艺术作品的美。
在《海底世界多奇妙》一课中,易老师通过激趣导入,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视听盛宴中感知海洋王国的妙不可言,观察海洋生物的形状、颜色、花纹等特征,学会用单线或色彩表现海洋生物的形象,创造自己心中理想的海底世界。
学知识学本领 班会课上做引领
在小一年级组的统一规划下,实习班主任老师们围绕“我会融入自然”这一主题,开展了主题各异、形式多样的班会课。这些年轻的实习老师们把握时代的脉搏,用自己开拓的视野,引领孩子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并融入环保理念,将热爱大自然的朴素情感贯彻始终。
其中,刘颖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了“拒绝‘塑料星球’,做地球环境的守卫者”班会课,用“塑料星球”这个新兴词汇作为导入,引起学生对于塑料垃圾污染这个话题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观看纪录片视频、环境污染的图片以及讲述配上音乐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地球陷入了巨大的塑料污染危机当中;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和垃圾分类的游戏,让孩子们主动探索环保金点子,学习如何正确分类垃圾,从而树立环保意识。课程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生动有趣,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社会实践齐参与,湿地爱鸟两不误
伴着“爱鸟周”的到来,小一(5)班全体同学在班主任林合燕老师和副班主任黎昌宇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由家委会组织的位于华侨城湿地公园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同学们认真聆听了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陈克林主任主讲的《气候变化与水鸟和湿地保护》主题讲座,汲取了丰富的鸟类知识,深入了解了气候变化与湿地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同学们还有幸参与了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精心准备的自然活动体验游戏。期间,同学们亲自动手,感受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深深地扎根在同学们的心中。 (文/图 丘思娜 林合燕 李璇 周莹)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小一年级组
2018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