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政策变化 找准目标定位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召开高考工作研讨会
总结2017年高考工作 部署新一届高三备考
(贾晓明报道 孔祥辉摄影)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17年高考工作总结会于10月28日,在中心校区举行。深高(集团)中层以上领导、2017届高三和2018届高三全体任课教师,深高(集团)东校区部分教师参加了研讨会。会议表彰了2017届高考工作先进个人和学科教学先进个人,总结了高级中学2017年高考工作的成绩与不足,研讨了新一轮高三备考方案。黄显甫校长在会上做总结讲话。
研讨会于10月28日上午8:30在深高(集团)中心校区北阶梯教室举行。教学处唐洪建主任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由李爱生副校长宣读《关于表彰2017年度高考工作先进个人的通报》。通报中说,2017年,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在“发展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应对高考形势新变化,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再次稳步提高,高考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通报中,表彰了高军、邹翔、肖万斌、程文彩、郑维群、汪东珍等6名获得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的教师,表彰了王晓敏、王林刚、周田虎、邓卉、罗玉斌、吴勇、张超、聂志刚、丁敬严等9名获得深圳市高考学科教学先进个人荣誉的教师。
接着教学处光磊副主任作了2017年我校高考成绩分析报告。光磊介绍说,2017年我校高考又取得骄人成绩,重点率在高段位继续增长,达到92%,全市排名第三。尖子生增长明显,体现了名校的教育品质,有8人达到北大清华录取线;其中刘丰源和邓海航同学在全国化学和数学竞赛中以优异成绩直接保送清华大学。陈嘉杰同学进入广东省理科总分前十名(成绩被屏蔽)。杨怡坤同学文科数学以满分150分的成绩荣获省高考单科状元。高考总分在600分以上者达到102人。光磊在报告中用直观详实的数据,分析了我校今年高考工作情况,各学科高考成绩完成情况,以及各班级临界生的全年变化状况,为今后的高考研讨和高考方案制定,提供了可靠而详实的数据。随后,2017届高三年级长高军、班主任邓禄刚、李浩宾分别做了年级和班级工作总结发言;高三任课教师、语文备课组长王晓敏做了本学科高考情况的总结发言。
接下来各学科分组讨论,几位校领导和高中部各处室负责人都深入学科组,参加了研讨。
再次集中到主会场后,语文组陈秋梅、数学组张宏伟、英语组李响、物理组吴全利、化学组王文超、生物组金春鸿、政治组程贤胜、历史组徐鹤芝、地理组肖万斌等老师分别代表本学科汇报了科组研讨情况和学科工作计划。2018届高三年级组长钟早鸣代表高三年级发言。钟早鸣在发言中介绍了新一届高三年级前段高考备考工作情况,介绍了2018年高考备考方案,并就广东省2018年高考政策发生变化这一新情况,高级中学高考目标如何定位等问题提出咨询。
会议最后,黄显甫校长作总结性讲话。黄显甫校长说,2017届高考成绩喜人,收获满满。这个收获不仅仅在于高考重点率提升了,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大学人数增加了,更重要的收获有四点:第一,我们收获了人心,进一步增强了深高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凝聚力,学校工作常常得到家长们的全力支持。第二,深高(集团)“敢于成功”的校园文化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三,向社会展示了深高强大的办学实力,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高。这一点,从今年初升高录取情况可以明显看出来,今年中考我校高分段录取人数大幅增加,高中生源有很大改善。第四,我们不仅看到工作成绩,也敢于面对问题,表现了深高人的办学自信。
随后,黄显甫校长具体而详细地分析了2017年我校高考工作的得与失,并对如何准确把握两个临界生问题、学科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指导意见。鉴于2018年广东省高考政策发生的一本、二本合并录取的新变化,黄显甫校长要求新一届高三教师,做好本届教学工作的目标定位,在原有目标基础上做出调整,把眼光瞄准国内外知名高校上,瞄准985高校、211高校和双一流高校上,并根据目标变化认真做好2018年高考备考工作,制定好年级、班级和学科教学计划。黄显甫校长还针对以往高考工作的实际情况,就学科合作、均衡学科负担、提高滚动练习准确性、抓好两个临界生,以及注重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等具体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教学处唐洪建主任主持会议)
(李爱生副校长宣读表彰通告)
(教学处光磊副主任作2017年高考工作分析报告)
(2017届高三年级组长高军发言)
(班主任代表邓禄刚发言)
(班主任代表李浩宾发言)
(语文备课组长王晓敏发言)
(黄显甫校长参加分组讨论)
(李爱生副校长参加分组讨论)
(语文组陈秋梅、数学组张宏伟、英语组李响老师发言)
(物理组吴全利、化学组王文超、生物组金春鸿老师发言)
(政治组程贤胜、历史组徐鹤芝、地理组肖万斌老师发言)
(2018届高三年级组长钟早鸣发言)
(黄显甫校长作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