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

薪火相传 精耕细作 —— 2018-2019学年GLOBE教育教学座谈会成功召开

集团
2019-01-16

薪火相传 精耕细作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18-2019学年GLOBE教育教学座谈会成功召开

撰稿人:李永阳


2019年111日下午3:00,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18-2019学年GLOBE教育教学座谈会在中心校区(南)A座五楼会议室召开。黄显甫校长、邵爱国校长、李爱生副校长、欧阳四波副校长、科研处汪进主任、刘静主任等出席本次座谈会,会议由刘静主任主持。自2012年我校启动开展GLOBE教育项目至今,我校GLOBE教育项目系统性架构已基本完成,项目以课程为载体,在教育教学课堂实践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国内基础教育研究领域专家、同仁的高度认同。科研工作也由课堂范式研究深入到以学习科学为基础的认知本质的探究,GLOBE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可谓步入深水区,为将下一阶段研究工作做好,形成项目和课题研究的日常化管理及运作,取得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特召开本次会议。


2J7A9779.JPG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四大校区的骨干中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展示前期教学实践成果,分享GLOBE教育教学实践心得。首先,四大校区教师代表进行发言,教师代表就自己对GLOBE课程的认识、在GLOBE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与困境进行了深入交流。

NeoImage_副本.jpg

 

其中,中心校区教师代表劳锐老师作了题为《GLOBE教育教学的困境》的发言,从如何实现GLOBE理念与高考结合、如何通过跨学科教学落实GLOBE教育理念和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落实GLOBE教育理念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探索以及遇到的困惑;东校区教师代表谢璇老师分享了问题导向和合作探究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如何把握教学设计与学生程度适应性、如何平衡学生活动与思考实践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南校区教师代表陈艳红老师从第一次接触GLOBE课程谈起,回忆参与GLOBE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点滴,并谈了对GLOBE课程体系五个要求的认识,并从教学和德育两方面交流了自己的困惑;北校区教师代表王玉文老师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课例,认为GLOBE课程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新的课程起点,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课程。同时也对如何实现课程多维互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_副本.jpg

    

   刘静主任在串场几位教师的发言中对老师们的发言给予高度肯定,尤其是肯定了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和问题,她鼓励青年教师之间要多听课,多研讨,多记录,多反思,多总结,不要拘泥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打开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形成教科研的的生态系统。


3_副本.jpg

 

最后,黄显甫校长作总结发言。黄校长对我校GLOBE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认可。接着,黄校长回顾了我校GLOBE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解读GLOBE课程体系的四个板块,明确GLOBE课程体系既要适应国内高考,又要解决人的能力问题,为社会、国家培养“未来人”的根本任务。对于教师代表们提出的困惑,黄校长逐一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最后,黄校长对各位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要求教师首先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思维方式,转变教学理念、方式方法;指出GLOBE课堂的精彩在学生而不在老师,要通过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多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指出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


4_副本.jpg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是对前期GLOBE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也为今后GLOBE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GLOBE教育不仅是深高品牌教育项目,更是深高文化薪火相传的“火种”,希望深高人能在新的一年,积聚新的力量,迎接新的挑战,托起新的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