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

深圳市教育系统第十八期赴英海培班学习简报

海外培训
2020-01-16

赴英海培汲精华 先行示范筑根基

  

 根据市教育局2019年度海培工作统一部署安排,我校吴志君老师经过学校和教育局严格选拔,与深圳市教育系统第十八期赴英海培班共十五名老师一起,经过国内三周的英国语言文化等培训后,于2019年10月中抵达英国华威大学,开始为期两个月繁忙而紧张的学习生活。


一、课堂学习,华威校园蓄能量

  华威大学根据深圳教师的特点,设计了切合实际需求、促进能力提升的系列课程。


(一)英国语言文化类

 为了让学员们尽快地适应英国的学习和生活,David老师讲述了英国的行政组成、各地区的文化风俗、英国历史以及现行的政治制度;Penny老师介绍了英国的教育体系;Jason老师讲述了社交场合英语,指导老师们用恰当的语言和住家沟通;Claudia老师讲解英语发音,帮助学员们纠正一些容易发错的语音。

    通过英语语言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学员们在增加对英国文化认知的同时,也加快大家融入当地生活的进度,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不便。

image.png

英语语义相近词匹配课程


image.png

David老师的英国文化课程


(二)教师成长提升类

1. 改变教学理念

   Maricarmen 老师讲授课堂中的成长型思维方式,指导我们激励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暗示;Tilly教授介绍焦虑区、成长区以及舒适区等不同学习区域模型;Gerard教授告诉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

2. 提倡教学反思

   Claudia老师介绍了反思性写作和教学日志的撰写。

3. 注重教学创新

   Penny 老师讲述了翻转课堂的起源、概念、优缺点以及今后发展方向;Claudia老师引导我们选好主题、设计15分钟的微型课并进行现场展示。

4. 加强教学科研

  Gerard教授介绍了英国教育评估的四个维度;Maricarmen老师讲解基于项目式的学习;Tilly 教授讲解资源匮乏背景下的教学研究。


image.png

Gerard教授的英国教育评估课程


 教师成长类课程的信息量最大,华威的老师们将英国教育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分成不同环节向我们讲授,附加课堂的各种小组讨论和即刻的微课制作等。短短的两个月,紧凑而高效的学习,让学员们在手忙脚乱之中,牢牢地掌握了英伦教育之精华部分。


(三)课堂管理沟通类

  Catherine老师是深圳海培项目的负责人,为我们讲解有效沟通的策略,帮助我们快速融入英国文化;指导我们表演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中的片段,让我们切身感受莎翁戏剧魅力;指导我们如何制作高质量的课题答辩海报。Penny老师引导我们头脑风暴,思考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尤其是一些比较安静的孩子)。Maricarmen老师讲述了课堂有效管理的要素:如何在课堂之初吸引学生,如何巧妙地安排班级学生的座位以及课堂管理的常用策略等。

image.png

Catherine老师的《哈姆雷特》戏剧表演课程


image.png

Maricarmen老师的突发性课堂管理教学模拟


    课堂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对于我们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的老师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从课堂授课策略出发,深挖不同年龄段学生们的心理特征,通过不同的教育策略增加学生们在课堂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四)现代教育技术类

  Dr.Fei是教育技术课的授课老师,她回顾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教育技术工具:Kahoot、Poll Everywhere、Screencast-O-Matic、Videoshow、Edmodo等。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使用各类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知识的传递显得更为有趣和高效


image.png


Dr. Fei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image.png



二、访校学习,取长补短共发展

 在英国九周的学习中,我们于第三、五、七周访问了当地的基础教育学校,分组共走访了十二所中小学,每所学校访问两天,每天听课四到六节课。访校期间,学员们与当地的学校管理层、一线教师、学生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为受访学校授课,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一)分工明确,组织有序。我们十五名老师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每个老师在每次访校中都有明确职责和具体任务。大家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英国中小学的教育状况。我们与受访学校签订访校协议,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尤其关于学生隐私与电子产品使用方面的规定),做到有礼、有节。


image.png


image.png



(二)深入交流,全面了解。

 受访的十二所学校中,有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有男校、女校和男女生混合的普通学校,类型多样,涵盖小学至高中所有学段,便于我们全面了解英国各学段的教育教学情况。通过深入交流学习,我们对英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学质量监测与提升、学生成长与成就、大学预科教育、学生学习检测与评价、学生心智培养、教师培训与晋升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

(三)送课展示,深受欢迎。

 送课展示是我们访校的重要环节,也是亮点。在三次访校中,我们围绕着基础普通话、中国经济概况、中国传统与现代玩具、中国传统与现代运动、数学课(基础数学、倍数的水晶球、扑克牌)等五个主题累计展示了十八节课。展示课程收到了当地学校的极好评价,很多英国师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访校的第二所学校The Bablake School是一所始建于1344年的私立学校,全英排名前20位。受学校邀请,访校一行六人两天除了参加各个学科的随堂听课,还参与到他们学生的晨会、老师的午间交流,并邀请我们为他们A-level的经济学的学生讲解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在访校成员的精心准备下,吴志君老师用全英文给两个大学预科班的同学带来两场《40 Years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的精彩课堂。别样的问题导学引入和不一样的问题角度分析,让这群A-level的学生了解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本质原因。在结束第一天的访校之后,我们荣幸地接到了The Bablake School的再次邀请,在第二天的访校行程中给他们另外两个班的学生再展示一节中国经济课。


image.png


image.png


访校学员与The Bablake School 教导主任合影


image.png

Sidney Stringer Academy学校的汉语展示课


image.png

海培学员与Sidney Stringer Academy学生交流



三、文化交流,促进理解增友谊

       根据华威大学的组织安排,我们走访了英国很多地方,极大丰富了我们的求学之旅。在吸收的同时,我们也主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相互理解,增进彼此友谊。

       (一)访著名学府。我们走进了世界顶级学府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牛津,我们行走在沧桑淳朴的建筑、清幽静谧的街道和悠然淡雅的书香中,感受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在剑桥,我们追寻徐志摩先生在《再别康桥》里的足迹,慨叹金庸先生以81岁高龄仍远渡重洋万里求学的精神。在行走中,我们思考当下的教育改革应如何吸取英伦教育精华,博采众长,走出一条适合我们的教育发展之路。

(二)访名人故居。我们走进了历史久远的华威城堡和莎士比亚故居。在华威城堡,我们探寻欧洲中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君主之一征服者威廉的事迹,感慨于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在莎士比亚故居,我们品味小镇的迷人风情,瞻仰古朴典雅的莎翁住所。

(三)访特色小镇。我们走进了英格兰最美的小镇考兹沃滋和巴斯。在考兹沃滋,随处可见小镇里“蜂蜜色的石头屋”以及被流水贯穿的美好田园景色。在巴斯,我们走进了公元一世纪古罗马人兴建的古浴场遗址,感受英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四)赠特色礼物。我们为华威大学授课老师、受访学校、住家等准备了深圳明信片、中国风小扇子、中国结等特色小礼物,既表达了我们的心意、增进彼此友谊,也传播了中国文化、增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兴趣。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