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一节课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在深圳市高级中学国际体系担任生物老师的曾弦,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在华大基因研究院从事7年的科研工作。
曾弦出生于西安的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教师,母亲是中学老师,从小成长在教师家属大院里,本科和硕士就读于师范院校,从小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氛围所熏陶和感染。
所以,在曾弦看来,从一名研究人员到人民教师的身份转换是自然而然的。“我不认为有博士学历的人担任中学老师是大材小用,相反,我觉得自己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如何上好一节课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经常向前辈们请教,观摩很多课堂,时时刻刻都在充电。”
曾弦在华大基因工作期间,经常作为课外导师走进高级中学的课堂,指导学生从事小课题研究,如今,作为一名教师,她利用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带学生们走进华大基因研究院,感受科学的魅力。
曾弦记得,在一次讲授“基因技术”的课堂结束后,丰富的案例和精彩的讲述赢得了全班同学持久、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感受到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曾弦去年10月进入高级中学,这是她的第一个教师节。“我希望在今后的职业生涯能与学生一起提高、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更多的孩子们一起领略到生命的神奇和学习的乐趣。”
原文链接地址: http://sztqb.sznews.com/PC/layout/201709/07/colA13.html
全文节选自2017年9月7日《深圳特区报》A13版 记者 姚卓文 林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