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因碰撞而灵动,观点因分享而增值
——深高集团南校区召开“发展生态校本课程体系”第二次研讨会
9月22日下午3点50,在陈汉城副校长的带领下,教学处、学生处、教师发展部、学生发展部等相关部门领导与教师共22人在C区六楼会议室再次聚首 ,对如何开发好我校校本课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学生处李齐玲主任主持了会议。
首先各科科组长根据学科特点提出了关于校本课程的初步设想。
语文科组马征老师认为,能将课内课外联系在一起的是“阅读”,能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也是“阅读”。所以,语文科组的校本课程将在“阅读”方面细究深挖。
数学科组课程设想中不仅有扑克牌、魔方、七巧板等寓教于乐的趣味数学游戏课程,还有数学建模、数学小论文写作等有高度有深度的数学拓展课程。在这样的设想中,枯燥的数字已经开始有了温度。
英语科组的模拟联合国、电影配音、英文辩论赛等校本课程的研发更是让人期待不已,这样的课程使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眼界。龙静老师还特别指出,英语学科校本课程的设计力求动静结合,这使课程设计又上了一个台阶。
姜淑华老师分享了物理科组的一些设想,除了常规的竞赛、实验发明创造外,她们还立足于物理的趣味,所以“科幻电影中的物理知识”“从物理学角度如何预防各种灭难”等课程都将会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
历史老师李欣霏的一番话,让与会人员对校本课程又有了新的理解,她说对于历史学科,首先应该还原其本来面目,历史是生动的活泼的浪漫的。所以在设计课程时如果仅仅立足于中考考点,那么历史只剩下枯躁,如果过分追求专业内容,历史又过于高深。她的话让人们思考校本课程只有把握好度,才能更贴近学生的心。
杨益民老师以旅游为话题的校本课程,让地理学科更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体育科组黄岗老师希望在校本课程体系中每个同学每位老师每天至少运动一小时,学生和老师都能走向操场走进阳光。其他科组老师们还提出了“摄影”“中学生高尔夫礼仪”“陶艺”“动漫”“版画制作”“好莱坞电影配乐赏析”“建模、航模”“校园戏剧”“催眠实验”等课程,真可谓异彩纷呈。
艺术科组高洁老师从艺术教育的角度谈到了“美育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让全体与会者在理论上又上了一个高度。
教学处王丽副主任、张靖副主任在总结时说,在这次头脑风暴中,大家的课程意识已经被真正的唤醒,下面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些美好的设想真实落地,而落地工作需要做细,做深。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这项工程必须依靠团队的合力。
最后陈汉城副校长高屋建瓴地指出,名校不能仅仅停留在升学率上,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更重要;一个学校升学率是短时间的吸引力,内涵办学才是一个学校长久的魅力。可见我们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魅力的行动势在必行。古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很多东西不是 “说”出来的,而是默默地慢慢地“做”出来的,这就更需要们这群有爱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不断思考不断碰撞后,更要不断地去行动去坚持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