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新课改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要求,深化学生对城市主要功能区理论知识的理解,我校地理教研组结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中教材和课标的要求,组织高一(19)班学生开展"深圳市主要功能区布局特征"地理实践活动,调查深圳市三大功能区的布局特征和影响因素。
活动开展前,教师结合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地图的判读、调查问卷的设计、访谈技巧等。全班同学分为3个小组,确定调查区域与核心任务,撰写调查计划,为实地考察做好充分的准备。
活动内容
活动开展过程中,同学们结合事先查阅的资料,深入实地,对不同功能区周边的环境、交通状况、人流量、地租、建筑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为深刻了解功能区布局和特征的影响因素,同学们还对当地居民、商店服务人员等进行访谈,获取了大量有效信息。
实地拍摄商业区附近交通状况
实地访谈、调研
三个小组撰写的调查报告
住宅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发言
商业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发言
工业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发言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学生学会拟订较完整的调查计划、提纲,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汇报,提升地理实践力。实地调研的真实体验也能帮助学生深入对比三大功能区的分布特征和差异,理解主要影响因素,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提升综合素养。